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辨识及配置效率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资源配置效率基本理论 | 第14-27页 |
·农业资源的范围及定义 | 第14-16页 |
·农业资源的分类 | 第14-15页 |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 第15-16页 |
·本文对农业资源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6页 |
·农业资源配置的含义 | 第16-22页 |
·农业资源配置的含义 | 第16-17页 |
·农业资源配置的层次性 | 第17-19页 |
·评价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 | 第19-21页 |
·资源配置过程与生产过程 | 第21-22页 |
·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率)研究的主要方法概述 | 第23-25页 |
·原子论方法及函数论方法 | 第23-24页 |
·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的线性规划方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辨识 | 第27-40页 |
·吉林省玉米的生产状况与地位 | 第27-28页 |
·吉林省玉米生产总产量、总产值预测 | 第28-34页 |
·吉林省玉米总产量、总产值演化数据 | 第28-30页 |
·回归预测方法 | 第30-32页 |
·吉林省玉米生产总产量、总产值预测 | 第32-34页 |
·影响吉林省玉米生产的要素辨识 | 第34-39页 |
·因子分析法简介 | 第34-37页 |
·吉林省玉米生产效率影响要素辨识 | 第37-38页 |
·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关键要素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 第40-63页 |
·基于DEA 方法的玉米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 第40-54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基本模型 | 第40-42页 |
·利用DEA 模型测算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第42-54页 |
·基于二次相对效率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变动分析 | 第54-61页 |
·二次相对效率评价模型 | 第54-55页 |
·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配置二次相对效率评价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提高吉林省玉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63-77页 |
·促进玉米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 | 第63-66页 |
·逐步培育和完善玉米生产要素市场体系 | 第66-70页 |
·加强政府对农资价格的宏观调控 | 第70-71页 |
·加大知识型农民的培育力度 | 第71-73页 |
·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和转化能力建设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7-79页 |
·本文取得的研究进展 | 第77-78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8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摘要 | 第86-88页 |
Abstract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