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2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概况 | 第12-24页 |
·雌激素与雌激素替代疗法 | 第12-13页 |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 第13-15页 |
·雌激素样/抗雌激素样作用 | 第13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3-14页 |
·抗骨质疏松作用 | 第14页 |
·预防心血管疾病 | 第14页 |
·改善更年期综合症 | 第14-15页 |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与ER 有关 | 第15页 |
·与雌激素产生的主要酶类有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植物雌激素的分类及来源 | 第16-18页 |
·植物雌激素活性测试方法 | 第18-22页 |
·体内实验 | 第18页 |
·体外实验 | 第18-22页 |
·植物雌激素分析方法介绍 | 第22-24页 |
·中药与植物雌激素 | 第24-25页 |
·中药虎杖的研究概况 | 第25-31页 |
·虎杖的化学成分 | 第26-29页 |
·虎杖的药理作用 | 第29-31页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29页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第29-30页 |
·保肝作用 | 第30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0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30页 |
·雌激素样作用 | 第30-31页 |
·其他药理作用 | 第31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2页 |
第二章 虎杖雌激素活性组分的制备与筛选研究 | 第42-75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3-50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50页 |
·HPLC 测定虎杖提取物组成 | 第44-45页 |
·虎杖样品的制备 | 第45-48页 |
·转基因酵母法测定样品的雌激素活性 | 第48-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72页 |
·转基因酵母测定雌二醇(E2)标准曲线 | 第50-51页 |
·转基因酵母测定虎杖标准品的雌激素活性 | 第51-52页 |
·虎杖标准品的HPLC 分析 | 第52页 |
·虎杖总提取物及其各部位的成分组成和雌激素活性 | 第52-54页 |
·虎杖薄层制备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及其成分组成 | 第54-58页 |
·虎杖乙酸乙酯分配组分硅胶柱分离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及成分组成 | 第58-61页 |
·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制备 | 第61-69页 |
·组分Hz001-02 的高效液相制备及其雌激素活性表征 | 第63-67页 |
·组分Hz001-03 的高效液相制备及产物的雌激素活性 | 第67-69页 |
·Hz001-02-05 和Hz001-02-06 中活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三章 虎杖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鉴定 | 第75-99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实验条件 | 第76-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96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77页 |
·虎杖乙醚组分的总离子流图 | 第77-81页 |
·虎杖乙醚组分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定 | 第81-88页 |
·标准品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LC-MS 和LC-MS-MS 分析 | 第81-85页 |
·虎杖中1,8-二羟基蒽醌类衍生物的鉴定 | 第85-88页 |
·虎杖乙醚组分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鉴定 | 第88-91页 |
·虎杖乙醚组分萘醌类化合物的鉴定 | 第91-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四章 中药虎杖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99-127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方法与技术 | 第100-106页 |
·液相色谱保留值方程 | 第100页 |
·系统延迟和柱内延迟 | 第100页 |
·保留时间预测的方法 | 第100-101页 |
·a、c 参数获取的方法 | 第101-102页 |
·内标校正 | 第102页 |
·色谱峰EMG 模型 | 第102-103页 |
·自动拟合方法获取峰型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 第103页 |
·移动重叠分辨分离图 | 第103页 |
·任意梯度条件的保留时间预测 | 第103-104页 |
·人工干预谱图仿真 | 第104页 |
·目标优化 | 第104页 |
·复杂样品分析软件系统-CSASS(Complex Sample Analysis Software System) | 第104-105页 |
·二元流动相系统中抑制剂的添加 | 第105-106页 |
·实验部分 | 第106-10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0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06页 |
·色谱条件 | 第106-107页 |
·数据处理 | 第10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25页 |
·五次线性梯度获取a、c 参数 | 第107-111页 |
·a、c 关系的考察 | 第111-113页 |
·虎杖乙醚组分峰型参数及规律 | 第113-116页 |
·任意梯度条件下的谱图仿真 | 第116-119页 |
·虎杖乙醚组分的全局优化 | 第119-123页 |
·虎杖未知组分仿真目标优化 | 第123-125页 |
·小结 | 第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