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三、文章主要内容 | 第8-9页 |
四、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影视美学理论 | 第9-10页 |
(二) 传播学受众研究的成果 | 第10页 |
(三) 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10-12页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范畴界定及其类型分析 | 第12-24页 |
一、历史题材电视剧类型的两个划分标准 | 第12-17页 |
(一) 以“时间纬度”为划分标准 | 第12页 |
(二) 按照还原“历史真实”的程度为标准 | 第12-17页 |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认识论上的误区“历史正剧”与“戏说剧”概念的出笼 | 第17-20页 |
三、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两种类型:通俗演义剧与历史话本剧 | 第20-24页 |
第二章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语境分析 | 第24-29页 |
一、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代历史叙事的自然工具 | 第24-25页 |
二、电视剧——转型期中国社会最具大众性的视听叙事样式 | 第25-29页 |
(一) 初始阶段:(1955-1966年 | 第26页 |
(二) 停滞期:(1967-1977年) | 第26页 |
(三) 复苏期:(1978-1979年) | 第26-27页 |
(四) 发展期:(1980年至今) | 第27-29页 |
第三章 90年以降,历史题材电视剧蓬勃发展的原因 | 第29-35页 |
一、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 | 第29-31页 |
二、历史题材具有相对自由的叙事空间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受众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影像消费及其心理满足 | 第35-43页 |
一、观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过程即是影像消费的过程 | 第35-38页 |
二、作为常规化生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 第38-43页 |
(一) 简化策略 | 第39-40页 |
(二) 多种话语立场的采用 | 第40-42页 |
(三) “大团圆”的结局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