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单双音节同义动词的选择及原因考察
零 绪论 | 第1-16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0.2 选题意义 | 第7页 |
0.3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0.3.1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0.3.2 《左传》词汇研究情况 | 第10页 |
0.4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0.4.1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0.4.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0.5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11-16页 |
0.5.1 双音节动词的确定 | 第11-13页 |
0.5.2 单双音节同义动词的确定 | 第13-15页 |
0.5.3 所引《左传》的版本及引文格式 | 第15-16页 |
壹 音节因素的制约 | 第16-29页 |
1.1 动词与后面的成分构成述宾关系,动词为述语 | 第16-21页 |
1.2 动词与前面的成分构成偏正关系 | 第21-24页 |
1.3 动词前后组成述补关系,动词做述语 | 第24-25页 |
1.4 动词与其前后的成分组成并列关系 | 第25-26页 |
1.5 小结 | 第26-29页 |
贰 语义因素的制约 | 第29-36页 |
2.1 动作行为方式的不同 | 第29-31页 |
2.2 动作行为程度的不同 | 第31-32页 |
2.3 行为适用范围的不同 | 第32-33页 |
2.4 词义色彩的不同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叁 句法功能因素的制约 | 第36-45页 |
3.1 作句子成分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 宾语因素的影响 | 第37-43页 |
3.3 小结 | 第43-45页 |
肆 语体因素的制约 | 第45-50页 |
伍 结语 | 第50-53页 |
5.1 本文的结论 | 第50页 |
5.2 几点思考 | 第50-53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3-56页 |
词语索引 | 第56-58页 |
附录1:单音节动词所作成分表 | 第58-60页 |
附录2:双音节动词所作成分表 | 第60-62页 |
附录3:单音节动词带宾语和状语情况表 | 第62-64页 |
附录4:双音节动词带宾语和状语情况表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