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二甲肼污水的好氧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前言 | 第10-24页 |
| ·概述 | 第10-11页 |
| ·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第10页 |
| ·偏二甲肼污水的来源 | 第10页 |
| ·偏二甲肼的毒性和危害 | 第10-11页 |
| ·偏二甲肼污水的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20页 |
| ·化学处理法 | 第11-16页 |
| ·光催化氧化方法 | 第16-18页 |
|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18页 |
| ·偏二甲肼污水的新型处理技术 | 第18-20页 |
| ·多种污水处理方法的联合使用 | 第20页 |
| ·色谱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20-23页 |
| ·样品预处理的概念 | 第20页 |
| ·样品预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20-21页 |
| ·样品预处理的分类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 第23-24页 |
| 2 偏二甲肼的降解原理 | 第24-29页 |
| ·偏二甲肼在污水中的自然降解 | 第24-26页 |
| ·偏二甲肼在污水中的生物降解 | 第26-29页 |
| ·偏二甲肼在污水中的难生物降解性 | 第26页 |
| ·偏二甲肼能被好氧生物降解的作用原理 | 第26-27页 |
| ·偏二甲肼的好氧生物降解试验 | 第27-29页 |
| 3 实验方法和内容 | 第29-34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29页 |
| ·试剂 | 第29页 |
| ·仪器 | 第29页 |
|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29-31页 |
|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方法 | 第29-30页 |
|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的主要监测指标 | 第30页 |
|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的生物相观察 | 第30-31页 |
| ·好氧活性污泥的污泥特性检测 | 第31页 |
| ·好氧活性污泥降解偏二甲肼污水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pH 影响 | 第31-32页 |
| ·污泥浓度影响 | 第32页 |
| ·温度影响 | 第32页 |
| ·搅拌速度影响 | 第32页 |
| ·好氧活性污泥降解偏二甲肼污水的动力学试验 | 第32-33页 |
| ·降解过程中的气质联用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 ·污水的固相微萃取 | 第33页 |
| ·GC/MS 分析 | 第33-34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4-63页 |
|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讨论 | 第34-41页 |
|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对监测指标的讨论 | 第34-37页 |
|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生物相变化的讨论 | 第37-38页 |
| ·污泥特性的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 ·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规律 | 第40-41页 |
| ·偏二甲肼污水的最佳降解条件 | 第41-45页 |
| ·pH 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污泥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偏二甲肼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45-53页 |
|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 ·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46-47页 |
| ·生物降解速率方程的反应级数 | 第47-48页 |
| ·不同初始浓度下的偏二甲肼降解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8-52页 |
| ·偏二甲肼好氧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的讨论 | 第52-53页 |
| ·偏二甲肼降解的机理推导 | 第53-63页 |
| ·偏二甲肼不同降解时间的色谱分析 | 第53-55页 |
| ·偏二甲肼降解的中间产物质谱图分析 | 第55-59页 |
| ·偏二甲肼生物降解各中间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 第59-61页 |
| ·偏二甲肼活性污泥生物降解机理的推导 | 第61-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目录 | 第70-7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