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第1-14页
一、国内外高校就业模式及评价第14-21页
 (一)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回顾第14-15页
  1、计划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第14-15页
  2、计划分配制度的松动和改革时期第15页
  3、“自主择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第15页
  4、就业分配制度的快速推进改革时期第15页
 (二) 国外及香港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第15-20页
  1、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第16-17页
  2、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第17-18页
  3、香港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第18-20页
 (三) 国外及香港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对我们的启示第20-21页
  1、加强就业指导第20页
  2、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第20-21页
  3、加强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第21页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第21-25页
 (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概况第21-24页
  1、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加大第22页
  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第22-23页
  3、大学毕业生就业缺乏相应的指导第23页
  4、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第23页
  5、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发生变化第23-24页
 (二)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第24-25页
  1、考研和出国人数持续增加第24页
  2、大学毕业生“不就业”的现象呈上升趋势第24页
  3、非正规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第24-25页
三、影响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第25-34页
 (一) 社会环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25-27页
  1、我国加入WTO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5-26页
  2、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6页
  3、就业渠道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6-27页
  4、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7页
 (二) 高校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27-31页
  1、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7页
  2、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7-28页
  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28-30页
  4、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30-31页
 (三) 家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31-33页
  1、家庭的经济水平以及所处的地域第31-32页
  2、父母受教育水平第32页
  3、父母的职业第32-33页
 (四) 主体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33-34页
  1、价值取向第33页
  2、能力因素第33页
  3、个性因素第33-34页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第34-50页
 (一) 政府部门采取的相应措施第34-36页
  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劳动参与率第34-35页
  2、规范就业市场、加快人事代理制度改革第35-36页
  3、建立适合国情的、具有激励就业和社会救济双重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36页
 (二) 高等院校的应对措施第36-41页
  1、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第36-37页
  2、建立专业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第37-40页
  3、开展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第40-41页
  4、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第41页
 (三) 大学毕业生个体的自我完善第41-50页
  1、大学生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第42-43页
  2、大学生知识面需不断拓宽第43-44页
  3、大学生的能力结构需不断加强第44-46页
  4、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第46-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偏二甲肼污水的好氧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化学改性提高甜菜纤维素吸水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