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
独创性声明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正文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上编 花儿中的女性 | 第12-22页 |
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 第12-15页 |
(一) 自然环境 | 第12-13页 |
(二) 文化环境 | 第13-15页 |
二、花儿中的女性形象的特征 | 第15-22页 |
(一) 阴性 | 第16-18页 |
(二) 依附性 | 第18-22页 |
中编 女性的花儿 | 第22-46页 |
一、女性演唱花儿的场合 | 第22-25页 |
(一) 田地里 | 第23-25页 |
(二) 家中 | 第25页 |
二、演唱内容 | 第25-41页 |
(一) 茶饭 | 第26-27页 |
(二) 针线 | 第27-28页 |
(三) 父母 | 第28-30页 |
(四) 婆婆 | 第30-33页 |
(五) 媒人 | 第33-34页 |
(六) 女婿 | 第34-37页 |
(七) 孩子 | 第37-38页 |
(八) 私生子 | 第38-39页 |
(九) 挨打受骂 | 第39-41页 |
三、演唱的曲令 | 第41页 |
四、演唱风格——女性花儿的吟叙性 | 第41-43页 |
(一) 音量 | 第41-42页 |
(二) 拖腔 | 第42-43页 |
(三) 润腔 | 第43页 |
五、传承方式 | 第43-45页 |
(一) 男—男、女—女的性别传承特点 | 第44页 |
(二) 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的传承特点 | 第44页 |
(三) 变异程度的差异 | 第44-45页 |
六、演唱花儿的种类差异 | 第45-46页 |
下编 目前演唱花儿的女性的现状 | 第46-61页 |
一、三种不同类型花儿歌手的生存状况 | 第46-55页 |
(一) 普通农家妇女 | 第46-49页 |
(二) 民间歌手 | 第49-53页 |
(三) 茶园歌手 | 第53-55页 |
二、三种不同类型花儿歌手分化的一般原因 | 第55-56页 |
三、三种不同类型花儿歌手演唱中的不同之处 | 第56-58页 |
(一) 目的 | 第56页 |
(二) 季节 | 第56页 |
(三) 场合 | 第56-57页 |
(四) 方法 | 第57页 |
(五) 方式 | 第57-58页 |
(六) 内容 | 第58页 |
四、文化社会意义不同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