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现代港口与现代物流 | 第11-19页 |
2.1 港口概论 | 第11-16页 |
2.1.1 港口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2.1.2 港口的分类 | 第11-12页 |
2.1.3 现代港口的特点 | 第12-14页 |
2.1.4 现代港口发展的趋势 | 第14-16页 |
2.2 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 | 第16-19页 |
2.2.1 现代物流概述 | 第16-17页 |
2.2.2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 第17页 |
2.2.3 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 第17-19页 |
第3章 现代港口物流战略的基本架构 | 第19-34页 |
3.1 现代港口物流的概念 | 第19-20页 |
3.2 港口物流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3.2.1 港口物流的特点 | 第20-22页 |
3.2.2 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 | 第22页 |
3.3 港口物流战略目标定位 | 第22-24页 |
3.3.1 目标定位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3.3.2 我国港口物流总体战略目标定位 | 第23-24页 |
3.4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3.4.1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4.2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 | 第25-27页 |
3.5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5.1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自身实力分析 | 第27页 |
3.5.2 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的货源市场分析 | 第27-28页 |
3.6 发展战略方案 | 第28-33页 |
3.6.1 一体化战略 | 第28页 |
3.6.2 并购战略 | 第28-29页 |
3.6.3 重组战略 | 第29-30页 |
3.6.4 联合战略 | 第30-31页 |
3.6.5 产品战略 | 第31-32页 |
3.6.5 客户服务战略 | 第32-33页 |
3.7 发展战略选择 | 第33-34页 |
第4章 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模式选择 | 第34-45页 |
4.1 管理模式 | 第34-36页 |
4.1.1 港口物流管理模式的演进 | 第34-35页 |
4.1.2 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主要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4.2 经营模式 | 第36-40页 |
4.2.1 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 | 第36-37页 |
4.2.2 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类型 | 第37-40页 |
4.3 组织模式 | 第40-45页 |
4.3.1 港口物流组织结构模式的类型划分 | 第40-43页 |
4.3.2 港口企业组织模式改革的主要途径 | 第43-45页 |
第5章 案例:镇江港物流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 | 第45-54页 |
5.1 镇江港概况 | 第45页 |
5.2 发展目标定位 | 第45-46页 |
5.3 镇江港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46-49页 |
5.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46-48页 |
5.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48-49页 |
5.4 镇江港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49-50页 |
5.4.1 优越的地理位置 | 第49页 |
5.4.2 集疏运条件分析 | 第49-50页 |
5.4.3 港口基础设施和企业经营设施分析 | 第50页 |
5.5 镇江港物流发展战略 | 第50-51页 |
5.6 镇江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模式探析 | 第51-54页 |
5.6.1 港口物流供应链模式 | 第51-52页 |
5.6.2 港口物流管理模式 | 第52页 |
5.6.3 港口物流资源配置模式 | 第52-5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4-55页 |
6.1 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54页 |
6.2 镇江港建立区域港口物流中心具有较明显优势 | 第54页 |
6.3 本文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