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导论第10-14页
 (一)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及其相关概念第10-11页
  1. 素质的涵义第10页
  2. 素质教育第10页
  3. 素质教育观第10页
  4.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第10-11页
 (二)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11-13页
  1.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第12页
  2.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2-13页
  3.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第13页
 (三)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研究状况第13-14页
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形成第14-21页
 (一) 毛泽东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形成第14-16页
  1. 形成的历史条件第14-15页
  2. 形成的过程第15-16页
 (二) 邓小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形成第16-18页
  1. 形成的历史条件第16-17页
  2. 形成的过程第17-18页
 (三) 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形成第18-21页
  1. 形成的历史条件第19-20页
  2. 形成的过程第20-21页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第21-44页
 (一)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2-28页
  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第22-25页
  2.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的思想第25-26页
  3. 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思想第26-27页
  4.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思想第27-28页
 (二) 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8-38页
  1. 不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第28-31页
  2. 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第31-33页
  3.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之继承与发展第33-34页
  4. 关于“四有”新人的思想第34-36页
  5. 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素质的思想第36-38页
 (三) 江泽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邓小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第38-44页
  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之继承与发展第38-41页
  2. 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的思想第41-42页
  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42-43页
  4.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思想第43-44页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共同特征第44-54页
 (一) 理论体系上的同源性第45-46页
  1.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第45-46页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6页
 (二) 理论的科学性第46-49页
  1. 理论的真理性第46-47页
  2.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第47-48页
  3.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48-49页
 (三) 理论服务的人民性第49-51页
  1. 培养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第49-50页
  2. 指导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践第50页
  3. 指导全民认识思想道德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第50-51页
 (四) 理论对客观反映的连续性第51-54页
  1. 对社会需求反映的连续性第51-52页
  2. 对教育实践反映的连续性第52-53页
  3. 具体内容的连续性第53-54页
四、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现实意义第54-58页
 (一) 有利于全面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第54-55页
  1. 指导人们认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54-55页
  2. 指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第55页
 (二) 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第55-56页
  1. 指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处理第55-56页
  2. 指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关系的处理第56页
 (三) 有利于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56-58页
  1. 迎接先进文化的挑战第56-57页
  2. 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角度指导保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第57-58页
五、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的启示第58-70页
 (一) 坚持与时俱进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第58-59页
  1. 人本身的素质发展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第58页
  2. 社会的发展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第58-59页
 (二)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第59-61页
  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第59-60页
  2. 实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的的途径第60-61页
 (三) 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第61-64页
  1. “高素质”教师的含义第61-63页
  2. 教师的“高素质”在教学中的体现第63-64页
  3. 教师的“高素质”如何全面影响学生第64页
 (四) 全社会各方面的合力是搞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第64-66页
  1. 社会各部门如何搞好本部门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第65页
  2. 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处理注重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开展第65-66页
  3. 各部门应关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第66页
 (五)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第66-70页
  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注重创新教育第67-69页
  2.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着力于培养人的思想道德能力第69-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3页
后记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设计研究
下一篇: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