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重要概念的阐述与界定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白先勇及其作品《纽约客》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纽约客》:都市中离散过客的生活缩影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开山之作:《芝加哥之死》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纽约客》:带着镣铐的舞者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沉沦或自我救赎:《谪仙记》、《谪仙怨》中女性离散群体解读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在内心麻木抗拒中残喘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在自我放逐中遭受毁灭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无处安放的青春:《夜曲》、《骨灰》中政治放逐离散群体解读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斩断过去的一代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受政治运动迫害的一代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寻找心灵归属的一代 | 第30-34页 |
第五章 离散的“大同”世界:Danny Boy,Tea for Two中同性恋离散群体解读 | 第34-39页 |
第一节 Danny Boy:华人同性恋离散经验解读 | 第35-36页 |
第二节 Tea for Two:霸权文化下少数族裔的Fairyland | 第36-39页 |
第六章 《纽约客》:从民族走向世界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创作视野的转换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离散群体生存模式微探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死亡”模式批评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引用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