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0 引言 | 第7-10页 |
·选题意义 | 第7页 |
·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7-9页 |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 | 第9-10页 |
1 经营者选择: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 | 第10-21页 |
·理论背景 | 第10-11页 |
·现实背景 | 第11-21页 |
·国企改革的进程回顾 | 第11-15页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解决经营者的选择问题 | 第15-21页 |
2 企业理论与经营者选择 | 第21-31页 |
·关于企业的理论 | 第21-28页 |
·马歇尔对企业理论的贡献 | 第21-22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22-27页 |
·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企业理论 | 第27-28页 |
·经营者选择问题 | 第28-31页 |
3 经营者选择的三个环节及其分析 | 第31-48页 |
·事前的动机问题 | 第31-40页 |
·制度变迁框架下动机原因的分析 | 第31-35页 |
·国有资本的“廉价投票权”问题及现有的几个解决方案 | 第35-38页 |
·经营者选择机制改革 | 第38-40页 |
·事中的经营能力甄别 | 第40-43页 |
·实时经营者能力的识别 | 第40-41页 |
·过去经营者能力的识别 | 第41-42页 |
·风险偏好体现未来经营者能力 | 第42-43页 |
·事后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3-48页 |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3-46页 |
·绩效考核评价实现优胜劣汰 | 第46-48页 |
4 经营能力信号传递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模拟 | 第48-66页 |
·指标的建立 | 第48-52页 |
·经营能力的甄别指标 | 第48-49页 |
·个人财富:经营者能力的重要信号 | 第49-50页 |
·风险态度的考量 | 第50-52页 |
·经营者能力信号传递模式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 第52-62页 |
·经营者能力信号传递模式设计的一般程序 | 第52-53页 |
·风险偏好试验的设计方法 | 第53-55页 |
·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60页 |
·模式的模糊评判模型 | 第60-62页 |
·应用模拟 | 第62-66页 |
5 国企经营者选择机制安排的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6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