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
| 1 绪论 | 第1-17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单评述 | 第10-13页 |
| ·煤矿区环境灾害控制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 ·采动损害预计及其控制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对本领域研究现状的简单评述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总体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概述 | 第17-24页 |
| ·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 第17-18页 |
| ·地下开采对地质环境的扰动 | 第18-21页 |
| ·开采深度 | 第18-19页 |
| ·开采厚度与采空区面积 | 第19页 |
| ·顶板管理与采煤方法 | 第19-20页 |
| ·开采速度 | 第20页 |
| ·重复采动 | 第20-21页 |
| ·地质环境固有的抗扰动能力 | 第21-22页 |
| ·煤矿区生态系统对环境改变的承受能力 | 第22-24页 |
| 3 构造介质对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 | 第24-42页 |
| ·构造介质的综合硬度 | 第24-27页 |
| ·常见构造介质的工程地质类型 | 第24页 |
| ·岩石普氏硬度与覆岩类型划分 | 第24-25页 |
| ·综合硬度与承载能力的关系 | 第25-27页 |
| ·构造介质中的松散层 | 第27-32页 |
| ·典型实例 | 第28-29页 |
| ·数值试验 | 第29-30页 |
| ·试验小结 | 第30-32页 |
| ·构造介质中的关键层 | 第32-40页 |
| ·关键层的判定 | 第32-35页 |
| ·理论分析 | 第35-38页 |
| ·数值试验 | 第38-40页 |
| ·试验小结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4 构造界面对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 | 第42-55页 |
| ·煤矿区主要构造界面 | 第42页 |
| ·构造界面的力学效应 | 第42-44页 |
| ·构造界面的力学特征 | 第44-45页 |
| ·数值试验 | 第45-54页 |
| ·试验模型 | 第45页 |
| ·节理的影响 | 第45-50页 |
| ·断层的影响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构造应力对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 | 第55-70页 |
| ·煤矿区构造应力状态 | 第55-56页 |
| ·单元体平衡理论分析 | 第56-61页 |
| ·覆岩重力作用下的单元体平衡条件 | 第57-58页 |
| ·挤压应力作用下的单元体平衡条件 | 第58-59页 |
| ·拉张应力作用下的单元体平衡条件 | 第59-61页 |
| ·弯曲变形理论分析 | 第61-65页 |
| ·覆岩重力作用下梁的弯曲变形分析 | 第61-63页 |
| ·挤压应力作用下梁的弯曲变形分析 | 第63-65页 |
| ·拉张应力作用下梁的弯曲变形分析 | 第65页 |
| ·数值试验 | 第65-69页 |
| ·构造应力试验模型 | 第65-66页 |
| ·挤压应力与采动损害 | 第66-68页 |
| ·拉张应力与采动损害 | 第68-69页 |
| ·数值试验的主要结论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地下水对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 | 第70-91页 |
| ·煤矿区地下水系统的特点 | 第70-71页 |
| ·地下水对覆岩抗扰动能力的影响 | 第71-82页 |
| ·对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状态的影响 | 第71-75页 |
| ·地下水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特征 | 第75-77页 |
| ·地下水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 | 第77-79页 |
| ·地下水对采动损害影响的数值试验 | 第79-82页 |
| ·覆岩破坏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 第82-84页 |
| ·地下水向煤矿采空区渗流的机理 | 第83页 |
| ·开采沉陷对地下水系统的改造效应 | 第83-84页 |
| ·相似材料模拟 | 第84-89页 |
| ·实验目的 | 第84-85页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85-86页 |
| ·实验过程及现象 | 第86-8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7 结语 | 第91-95页 |
| ·主要结论 | 第91-92页 |
| ·主要创新 | 第92-93页 |
| ·研究展望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附录 | 第100页 |
| 详细摘要 | 第100-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