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1.导论 | 第13-33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21页 |
1.1.1 西方社会转型需要管理创新 | 第13-15页 |
1.1.2 经济全球化加剧多元文化激荡 | 第15-16页 |
1.1.3 中国战略实践呼唤理论构建 | 第16-17页 |
1.1.4 西方战略管理存在范式多样性 | 第17-20页 |
1.1.5 战略管理理性与经验关系紧张 | 第20-21页 |
1.1.6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28页 |
1.2.1 战略管理发展进程研究 | 第22-25页 |
1.2.2 战略本质的探讨 | 第25-27页 |
1.2.3 理性视域的管理问题 | 第27-28页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8-30页 |
1.3.1 研究的出发点 | 第28-29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9-30页 |
1.4 研究主要思路及研究成果 | 第30页 |
1.4.1 本文研究主要思路 | 第30页 |
1.4.2 本文研究主要成果 | 第3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2.研究理论基础 | 第33-48页 |
2.1 战略管理思想演进研究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第33-35页 |
2.1.1 思想演进的自觉与理论创造 | 第33-34页 |
2.1.2 思想演进的本质与逻辑结构 | 第34-35页 |
2.1.3 思想演进与多维变迁 | 第35页 |
2.2 西方文化中理性的展现 | 第35-39页 |
2.2.1 理性的涵义 | 第35-36页 |
2.2.2 西方近代理性的生成 | 第36-39页 |
2.3 理性的分化 | 第39-45页 |
2.3.1 理性二元分化与技术理性霸权 | 第40-43页 |
2.3.2 理性多元分化 | 第43-45页 |
2.4 基于理性分化的战略管理思想演进的分期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战略管理的理性主义源流 | 第48-61页 |
3.1 战略管理产生的外部审视 | 第48-54页 |
3.2 战略管理产生的理性主义源流 | 第54-60页 |
3.2.1 经济学与理性主义 | 第54-58页 |
3.2.2 管理学与理性主义 | 第58-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战略管理正统学说的理性批判 | 第61-85页 |
4.1 战略管理正统学说的主要内容 | 第61-66页 |
4.1.1 战略作为长期规划 | 第62-63页 |
4.1.2 战略作为环境适应 | 第63-64页 |
4.1.3 战略作为竞争优势 | 第64-66页 |
4.2 战略管理正统学说的逻辑前提 | 第66-69页 |
4.2.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66-67页 |
4.2.2 经济技术理性主义 | 第67-69页 |
4.3 科学与哲学的双重批判 | 第69-83页 |
4.3.1 管理主体的困境 | 第70-80页 |
4.3.2 理论研究的盲点 | 第80-81页 |
4.3.3 工具与价值的矛盾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挑战 | 第85-99页 |
5.1 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主要内容 | 第85-90页 |
5.1.1 战略作为渐进过程 | 第85-86页 |
5.1.2 战略作为心理过程 | 第86-88页 |
5.1.3 战略作为历史过程 | 第88-89页 |
5.1.4 战略作为政治过程 | 第89-90页 |
5.2 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逻辑前提 | 第90-92页 |
5.2.1 “社会人”假设 | 第91-92页 |
5.2.2 非理性倾向 | 第92页 |
5.3 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启示与限制 | 第92-98页 |
5.3.1 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启示 | 第93-95页 |
5.3.2 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的限制 | 第95-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6.战略管理话语的后现代解构 | 第99-119页 |
6.1 后现代管理理性观 | 第99-102页 |
6.1.1 西方的后现代管理思潮 | 第99-100页 |
6.1.2 后现代战略管理思想与战略管理非正统学说研究视角的比较 | 第100-102页 |
6.2 战略作为话语(Discourse) | 第102-110页 |
6.2.1 战略与权力/知识关系 | 第102-104页 |
6.2.2 战略话语与文本 | 第104-105页 |
6.2.3 战略研究与修辞 | 第105-106页 |
6.2.4 战略话语与主体性 | 第106-107页 |
6.2.5 波特竞争力模型的话语分析 | 第107-110页 |
6.3 后现代战略管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 第110-113页 |
6.3.1 “文化人”假设 | 第110-111页 |
6.3.2 主体回归 | 第111-112页 |
6.3.3 反基础主义 | 第112-113页 |
6.4 后现代战略管理思想的启示与限制 | 第113-117页 |
6.4.1 后现代战略管理思想的启示 | 第114-116页 |
6.4.2 后现代战略管理思想的限制 | 第116-11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7.战略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 第119-134页 |
7.1 战略的复杂性研究 | 第119-121页 |
7.2 基于交往理性的战略管理研究 | 第121-125页 |
7.3 东西方战略思想的谐协 | 第125-132页 |
7.3.1 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7.3.2 中国传统战略思想 | 第126-131页 |
7.3.3 东西方战略思想的谐协创新 | 第131-13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8.战略管理研究理性基础的重新建构 | 第134-159页 |
8.1 战略管理研究理性基础重新构建的设想 | 第134-137页 |
8.1.1 战略管理研究哲学基础重建的争论 | 第134-135页 |
8.1.2 战略管理研究理性基础重建的可能 | 第135-137页 |
8.2 当代西方理性回归实践的趋势 | 第137-141页 |
8.2.1 理性的实践性 | 第137-140页 |
8.2.2 战略管理的实践性 | 第140-141页 |
8.3 基于实践性的战略管理理性基础的构建 | 第141-150页 |
8.3.1 新理性基础构建的思想根源 | 第141-145页 |
8.3.2 基于实践的战略管理新理性基础的建构原则 | 第145-149页 |
8.3.3 基于新理性基础的战略管理的内涵 | 第149-150页 |
8.4 基于新理性基础的战略管理研究发展方向 | 第150-156页 |
8.4.1 实践创新的平台:竞争机制创新的战略方向 | 第151-153页 |
8.4.2 实践创新的源头: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方向 | 第153-156页 |
8.5 构建基于实践的战略管理新理性基础的启示 | 第156-157页 |
8.6 本章小结 | 第157-159页 |
9.总结 | 第159-163页 |
9.1 研究内容的主要结论 | 第159-160页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0-161页 |
9.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附录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