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司法化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8页 |
Ⅰ 宪法司法化的理论基础 | 第8-19页 |
一 违宪和宪法司法化 | 第8-11页 |
二 宪法监督模式评述 | 第11-16页 |
三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走向 | 第16-19页 |
Ⅱ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状况及障碍 | 第19-28页 |
一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状况 | 第19-25页 |
(一) 立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使监督权空置 | 第20-21页 |
(二) 违宪案件缺乏有效制裁 | 第21-23页 |
(三) 党的权威与宪法权威发生错位 | 第23-25页 |
二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障碍 | 第25-28页 |
(一) 历史传统的消极影响 | 第25-26页 |
(二) 对待完法的观念偏差 | 第26-27页 |
(三)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自束手脚 | 第27页 |
(四) 宪法规范本身缺乏可操作性 | 第27-28页 |
(五)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集中制缺乏监督设置 | 第28页 |
Ⅲ 我国宪法司法化之建言 | 第28-38页 |
一 关于违宪审查的具体设想 | 第29-35页 |
(一) 宪法法院的性质 | 第29-30页 |
(二) 宪法法院的地位 | 第30-31页 |
(三) 宪法法院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1-35页 |
二 关于宪法的司法适用的具体设想 | 第35-36页 |
(一) 普通法院适用宪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 第35-36页 |
(二) 普通法院适用宪法的条件 | 第36页 |
(三) 具体实施程序 | 第36页 |
三 党的领导与宪法司法化 | 第36-38页 |
(一) 党的政策与宪法 | 第37页 |
(二) 党的领导纳入宪法、法律的轨道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