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8页 |
·ITS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6-7页 |
·ITS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8页 |
·研究开发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8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第二章 交通采集系统网络模块的实现方案 | 第9-33页 |
·硬件设备构架的选定 | 第9-14页 |
·工业控制机和图象采集卡的方案 | 第9-10页 |
·嵌入式交通信息采集设备方案 | 第10页 |
·多模块方案的制定 | 第10-14页 |
·视频处理分析模块 | 第11-12页 |
·实时视频压缩模块 | 第12-14页 |
·网络模块 | 第14页 |
·网络模块方案的设计 | 第14-3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15-2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 第15-18页 |
·μC/OS和μClinux的比较 | 第18-20页 |
·μClinux的介绍 | 第20-27页 |
·μClinux内核结构 | 第20-21页 |
·μClinux内存管理 | 第21-24页 |
·μClinux进程管理 | 第24-26页 |
·μClinux的小型化 | 第26-27页 |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第27-32页 |
·ARM7TDMI内核介绍 | 第27-28页 |
·ColdfireV2、V3内核介绍 | 第28-31页 |
·主要芯片比较 | 第31-32页 |
·与外部模块、控制中心的通信方式 | 第32页 |
·与处理模块的通信方式 | 第32页 |
·与压缩模块的通信方式 | 第32页 |
·与控制中心的通信方式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系统主要芯片介绍 | 第33-41页 |
·MCF5307 | 第33-38页 |
·RTL8019AS | 第38-41页 |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41-47页 |
·系统局部总线的设计 | 第41-43页 |
·系统的接口设计 | 第43-47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47-60页 |
引言 | 第47页 |
·BSP的实现 | 第47-51页 |
·系统上电 | 第48页 |
·屏蔽中断和设定向量表 | 第48页 |
·初始化SP和PC | 第48-49页 |
·初始化内部单元及外部设备 | 第49页 |
·程序自身初始化 | 第49-50页 |
·DBUG应用 | 第50页 |
·μClinux代码的搬移 | 第50-51页 |
·μClinux的配置 | 第51-53页 |
·μClinux内核的配置 | 第51-52页 |
·应用程序配置 | 第52-53页 |
·驱动程序 | 第53-58页 |
·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 第53-54页 |
·设备驱动编程注意事项 | 第54-55页 |
·库函数使用 | 第54页 |
·内存分配 | 第54页 |
·I/O空间检查 | 第54页 |
·睡眠唤醒队列interruptible_sleep_on | 第54-55页 |
·设备的中断 | 第55页 |
·实现file_operations指定的接口操作函数 | 第55页 |
·添加自己的设备驱动 | 第55-57页 |
·μC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μCLinux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56页 |
·μC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用户应用程序 | 第57-58页 |
·用户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58-59页 |
·主机应用程序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