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研究--应用数字化档案袋评价方法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一、 问题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1-16页
 (一) 问题背景第11-15页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第11-13页
  2.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第13-14页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第14-15页
 (二) 问题提出第15-16页
二、 有关的基本理论第16-35页
 (一) 课程评价概述第16-17页
 (二) 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及其新的发展动向第17-21页
  1. 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第17-18页
  2. 课程评价的新动向第18-21页
 (三) 质化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撑第21-24页
  2. 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撑第24-25页
  3.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第25-29页
 (四) 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改革的理念第29-31页
  1. 发展性教育评价第29-30页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改革的理念第30-31页
 (五) 档案袋评价第31-35页
  1. 档案袋及档案袋评价概述第31-32页
  2. 数字化档案袋及数字化档案袋评价第32-35页
三、 数字化档案袋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应用的个案研究第35-52页
 (一) 研究问题的阐述第35-39页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第39页
 (三) 研究内容设计第39-43页
  1. 学习主题及数字化档案袋的设计第39-42页
  2. 对学生的访谈第42-43页
 (四) 研究的实施第43-45页
 (五) 数字化档案袋评价的具体实施第45-52页
  1. 建立学生数字化学习档案袋第45页
  2. 评分方法第45-46页
  3. 评分标准第46页
  4. ×××同学的数字化档案袋及其评价第46-52页
四、 思考和认识第52-58页
 (一) 从教师评价观到学生学习观的转变是复杂而艰难的过程第52-53页
 (二) 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体化第53-54页
 (三) 数字化档案袋评价的校本性和人本性第54页
 (四) 合作和竞争的辨证结合第54-55页
 (五) 互评是合作,自评是学习第55-56页
 (六) 教师的作用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人民陪审制
下一篇:中国人寿湖南公司市场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