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必修课教材的历史沿革与改革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一、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高师钢琴必修课改革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三) 对钢琴必修课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 第10-13页 |
1、 对“教材”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2、 教材的功能 | 第10-11页 |
3、 教材与课程的关系 | 第11-12页 |
4、 教材与学科的关系 | 第12页 |
5、 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 | 第12-13页 |
二、 钢琴必修课教材的历史沿革与特征分析 | 第13-20页 |
(一) 第一阶段 | 第13-15页 |
1、 第一阶段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2、 第一阶段的教材分析 | 第14页 |
3、 该阶段钢琴教材的总体评价 | 第14-15页 |
(二) 第二阶段 | 第15-18页 |
1、 第二阶段的理论划分依据 | 第15页 |
2、 第二阶段的教材分析与评价 | 第15-18页 |
(三) 第三阶段 | 第18-20页 |
1、 第三阶段的理论划分依据 | 第18页 |
2、 第三阶段的教材分析与评价 | 第18-20页 |
三、 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 | 第20-37页 |
(一) 如何定位高师钢琴基础知识 | 第20-21页 |
(二) 人本主义思潮对钢琴教材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三) 钢琴必修课教材编写的教育原则 | 第22-32页 |
1、 综合性原则 | 第22-26页 |
2、 多元化原则 | 第26-29页 |
3、 创造性原则 | 第29-32页 |
(四) 教材筛选的理论原则 | 第32-34页 |
(五) 钢琴必修课课教材编写中需处理好的关系 | 第34-36页 |
1、 必须正确处理知识、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 第34-35页 |
2、 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第35-36页 |
3、 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 第36页 |
(六) 教材的系列化开拓 | 第36-37页 |
1、 音像资料 | 第36-37页 |
2、 多媒体 | 第37页 |
四、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