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经营研究
| 第一章 企业多角化经营概述 | 第1-14页 |
| ·多角化的内涵 | 第8-9页 |
| ·多角化的定义 | 第8页 |
| ·多角化的诱因及效应 | 第8-9页 |
| ·多角化的测度及分类 | 第9-10页 |
| ·多角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 ·国外多角化研究 | 第10-12页 |
| ·国内多角化研究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经营现状 | 第14-24页 |
| ·行业背景 | 第14-15页 |
| ·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经营现状 | 第15-19页 |
| ·多角化程度 | 第15-16页 |
| ·多角化的产业分布 | 第16-18页 |
| ·多角化产业的投资规模 | 第18-19页 |
| ·资本来源及项目资本结构 | 第19页 |
| ·多角化程度与企业规模的相关性 | 第19页 |
| ·上市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现状 | 第19-24页 |
| ·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 ·多角化经营的特点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诱因分析 | 第24-34页 |
| ·政策因素 | 第24页 |
| ·市场因素 | 第24-26页 |
| ·市场需求 | 第24-25页 |
| ·市场供给 | 第25-26页 |
| ·供需关系 | 第26页 |
| ·行业因素 | 第26-30页 |
| ·行业竞争环境 | 第26-29页 |
| ·相对竞争能力 | 第29-30页 |
| ·企业资源因素 | 第30-32页 |
| ·利用富余生产能力 | 第30-31页 |
| ·利用“三废”资源 | 第31页 |
| ·利用闲置资金 | 第31页 |
| ·利用原有辅助产业 | 第31-32页 |
| ·利用无形资产 | 第32页 |
| ·经营者个人因素 | 第32-34页 |
| ·追求报酬 | 第32页 |
| ·追求发展 | 第32页 |
| ·降低解聘风险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中型氮肥企业多角化的风险分析 | 第34-40页 |
| ·制度风险 | 第34-36页 |
| ·产权制度 | 第34-35页 |
| ·管理制度 | 第35页 |
| ·企业文化 | 第35-36页 |
| ·组织结构风险 | 第36-37页 |
| ·资源风险 | 第37-38页 |
| ·财务资源 | 第37页 |
| ·人力资源 | 第37页 |
| ·资源协同 | 第37-38页 |
| ·技术风险 | 第38页 |
| ·市场营销风险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多角化经营决策研究 | 第40-53页 |
| ·多角化的时机选择 | 第42-43页 |
| ·多角化的相关性选择 | 第43-44页 |
| ·多角化的产业选择 | 第44-49页 |
| ·行业吸引力检验 | 第44-45页 |
| ·进入成本检验 | 第45页 |
| ·潜在能力检验 | 第45-48页 |
| 实例分析: 氮肥企业进入复合肥行业的三重检验 | 第48-49页 |
| ·多角化进入的方式选择 | 第49-53页 |
| ·合并 | 第49页 |
| ·收购 | 第49-50页 |
| ·内部成长 | 第50页 |
| ·战略联盟 | 第50-51页 |
| 案例: 合并,促成了恒通的腾飞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多角化经营实施对策研究 | 第53-70页 |
| ·产权制度改革 | 第53-60页 |
| ·几种改制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53-55页 |
| ·中型氮肥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 | 第55-56页 |
| ·中型氮肥企业改制的实施办法 | 第56-59页 |
| 案例: 济南化肥厂的改制之路 | 第59-60页 |
| ·组织结构调整 | 第60-63页 |
| ·基本结构的比较与选择 | 第60-61页 |
| ·基本结构的调整 | 第61-62页 |
| ·企业流程再造 | 第62-63页 |
| ·企业资源分配 | 第63-66页 |
| ·资源分配原则性 | 第63页 |
| ·资源分配灵活性 | 第63页 |
| ·资源分配的依据 | 第63-66页 |
| ·企业文化建设 | 第66-70页 |
| ·两种文化理念的冲突 | 第66-67页 |
| ·创新企业文化的思路 | 第67-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