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障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5-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论文正文 | 第16-75页 |
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概述 | 第16-22页 |
·股票期权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17页 |
·股票期权的概念 | 第16页 |
·股票期权的特点 | 第16-17页 |
·股票期权的类型 | 第17-22页 |
·法定股票期权 | 第17-18页 |
·非法定股票期权 | 第18-19页 |
·激励型股票期权 | 第19页 |
·股票溢价权(或股票增值权) | 第19-20页 |
·虚拟股票期权 | 第20-22页 |
2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选择 | 第22-33页 |
·股票期权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22-26页 |
·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 | 第22页 |
·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 | 第22-23页 |
·股票期权制度的现状和趋势 | 第23-26页 |
·我国经营者激励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我国经营者激励的历史回顾 | 第26-27页 |
·我国经营者激励的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中国实践 | 第28-33页 |
·政府与政策 | 第28-29页 |
·股票期权激励在中国 | 第29-33页 |
3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及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3-3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4-36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36页 |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36-37页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37-39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分析 | 第39-42页 |
·正效应 | 第39-40页 |
·负效应 | 第40-42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4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障碍分析 | 第44-51页 |
·中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 第44-46页 |
·相同方面 | 第45页 |
·不同方面 | 第45-46页 |
·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实施遇到的障碍 | 第46-51页 |
·法规法律方面的缺位 | 第46-48页 |
·市场方面的障碍 | 第48-50页 |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障碍 | 第50-51页 |
·思想认识方面的障碍 | 第51页 |
5 解决我国股票期权激励障碍的对策研究 | 第51-53页 |
·广拓期权股票的来源 | 第52页 |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机制 | 第52-53页 |
·加强公司监督机制的建立 | 第53页 |
·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 第53页 |
6 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53-73页 |
·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要素 | 第53-61页 |
·股票期权的授予主体 | 第53-54页 |
·股票期权的受益对象(受益人) | 第54-56页 |
·股票期权的有效期 | 第56-57页 |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 | 第57-59页 |
·股票期权的数量 | 第59-60页 |
·股票期权的股票持有期 | 第60-61页 |
·行权股票来源 | 第61-62页 |
·增发新股 | 第61页 |
·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 | 第61页 |
·国有股或法人股转让 | 第61-62页 |
·股票期权的行权方式 | 第62-65页 |
·现金行权方式 | 第62-63页 |
·股票互换期权 | 第63-64页 |
·经纪人当日出售 | 第64页 |
·本票/贷款行权 | 第64-65页 |
·非上市公司的模拟股票期权制度 | 第65-66页 |
·净现金流量法 | 第65页 |
·模拟股票上市定价 | 第65-66页 |
·资产价值评估 | 第66页 |
·利用信托制度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 | 第66-68页 |
·绕开障碍的制度创新 | 第66页 |
·信托制度简介 | 第66-67页 |
·利用信托制度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优点 | 第67-68页 |
·利用信托制度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建议 | 第68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设计范例 | 第68-73页 |
7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英文摘要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