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

双速卷扬机多流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动态性能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系统的特点第12-13页
 1.3 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的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研究第13-14页
  1.3.2 行星齿轮动力学研究第14-15页
 1.4 键合图法在系统动力学和传动系统方面的应用现状第15-16页
 1.5 传动系统试验台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1.5.1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封闭实验台第16页
  1.5.2 电功率封闭型实验台第16-17页
  1.5.3 全液压封闭型实验台第17页
  1.5.4 机械开式实验台第17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分析第19-36页
 2.1 概述第19-20页
 2.2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原理分析第20-27页
  2.2.1 双速卷扬机产品的基本原理第20页
  2.2.2 差动部分的传动比和转速关系第20-22页
  2.2.3 行星齿轮传动效率的常用公式第22-25页
  2.2.4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的技术分析第25-27页
 2.3 差速行星减速器传动的设计特点第27-28页
  2.3.1 差速器的速比关系第27-28页
  2.3.2 转速、扭矩及功率分配第28页
 2.4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的实例分析第28-36页
3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仿真第36-56页
 3.1 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仿真的处理方法第36-37页
 3.2 双速行星减速器传动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建立第37-41页
  3.2.1 键合图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第37-38页
  3.2.2 传动系统键合图模型第38-41页
 3.3 系统的状态方程第41-44页
 3.4 系统的动态仿真性能分析第44-50页
  3.4.1 微分方程求解第44页
  3.4.2 仿真分析第44-50页
 3.5 传动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0-54页
  3.5.1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0-51页
  3.5.2 系统分析法第51页
  3.5.3 系统分析实例第51-54页
 3.6 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第54-56页
4 双速卷扬机减速器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动力学分析第56-69页
 4.1 动力学分析的系数确定第56页
 4.2 行星齿轮轮齿啮合频率的变化率分析第56-60页
 4.3 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分析第60-62页
 4.4 双速减速器传动系统各轴的动载荷第62-69页
  4.4.1 系统各轴的动载荷计算第62-65页
  4.4.2 双速减速器传动系统动力参数的合理选择第65-69页
5 基于Internet网的“双速卷扬机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第69-77页
 5.1 基本原理第69页
 5.2 Internet网络研究开发模型第69-72页
  5.2.1 闭环系统模型第69-70页
  5.2.2 组织结构模型第70-71页
  5.2.3 Internet技术及构成第71页
  5.2.4 网页设计第71-72页
 5.3 双速卷扬机传动系统的现代设计第72-77页
  5.3.1 建立工程数据库文件第72页
  5.3.2 双速卷扬机传动系统设计第72-73页
  5.3.3 齿轮传动几何参数计算第73-74页
  5.3.4 齿轮强度校核计算第74页
  5.3.5 各级行星轮系的校核计算第74页
  5.3.6 设计方法及步骤第74页
  5.3.7 有限元分析计算第74-75页
  5.3.8 计算机辅助CAD设计技术第75-77页
6 传动系统实验技术第77-88页
 6.1 引言第77页
 6.2 试验台方案设计第77-80页
  6.2.1 多功能汽车传动系统实验台方案设计第77-78页
  6.2.2 装载机传动系统实验台方案设计第78-80页
 6.3 双速行星减速器实验测试系统的组成第80-84页
 6.4 测试测点的布置第84-86页
 6.5 测试过程第86-87页
 6.6 三坐标测量第87-88页
7 实验数据处理及对比分析第88-99页
 7.1 单输入-单输出的实验分析第88-91页
 7.2 双输入-单输出的实验分析第91-94页
 7.3 扭转振动实验分析第94-96页
 7.4 差动行星减速器的振动测试分析第96-99页
8 结论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附: 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编辑第107-113页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第109-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一篇:苹果酸低聚糖饮料抗运动性疲劳的代谢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