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20页 |
1.1 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9-13页 |
1.2 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及活动类课程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Ⅰ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 第20-48页 |
2.1 理论探讨 | 第20页 |
2.1.1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0页 |
2.1.1.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20-25页 |
2.1.1.2 现代认识论 | 第25-29页 |
2.1.1.3 信息论、传播学、认知心理学 | 第29-33页 |
2.1.1.4 创造心理学 | 第33-35页 |
2.1.2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课堂教学评价 | 第35页 |
2.1.2.1 教学模式 | 第35-36页 |
2.1.2.2 科技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 第36页 |
2.1.2.2.1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2.1.2.2.2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 第37-38页 |
2.1.2.2.3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要素(基本框架流程)分析 | 第38-41页 |
2.1.2.2.4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 第41-42页 |
2.1.2.2.5 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子模式(暨操作程序) | 第42-43页 |
2.1.2.3 科技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 | 第43页 |
2.1.2.3.1 评价的功能 | 第43-44页 |
2.1.2.3.2 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指标 | 第44-46页 |
2.1.2.3.3 评价的原则 | 第46-48页 |
第二部分Ⅱ 教学试验及结果 | 第48-56页 |
2.2 教学试验 | 第48页 |
2.2.1 对象与方法 | 第48页 |
2.2.1.1 试验对象、时间和内容 | 第48页 |
2.2.1.2 试验方法 | 第48页 |
2.2.1.2.1 前测 | 第48页 |
2.2.1.2.2 试验过程 | 第48-49页 |
2.2.1.2.3 后测 | 第49页 |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页 |
2.2.2.1 试验结果 | 第49页 |
2.2.2.1.1 前测结果 | 第49页 |
2.2.2.1.1.1 小学六年级升学成绩比较 | 第49-50页 |
2.2.1.1.1.2 科技素质问卷调查 | 第50-53页 |
2.2.2.1.2 后测结果 | 第53页 |
2.2.2.1.2.1 科技素质问卷调查分析 | 第53-54页 |
2.2.3 试验结论 | 第54-55页 |
2.2.4 讨论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件一 | 第62-64页 |
附件二 | 第64-66页 |
附件三 | 第66-71页 |
图版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