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拟选题目的科研背景 | 第6页 |
1.2 拟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9页 |
1.3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连续型设备系统 | 第10-14页 |
2.1 现代化设备的特点 | 第10-12页 |
2.1.1 现代化设备的特点 | 第10-11页 |
2.1.2 冶金设备的特点 | 第11-12页 |
2.2 连续型设备系统及其特点 | 第12-14页 |
2.2.1 设备系统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2 连续型设备系统的特点 | 第13-14页 |
第三章 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 第14-30页 |
3.1 现代设备管理的特点 | 第14-15页 |
3.2 设备管理的发展概况 | 第15-19页 |
3.2.1 事后维修阶段 | 第15-16页 |
3.2.2 预防维修阶段 | 第16-17页 |
3.2.3 生产维修阶段 | 第17页 |
3.2.4 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行阶段 | 第17-19页 |
3.3 设备管理策略 | 第19-21页 |
3.3.1 设备的生命周期 | 第19-20页 |
3.3.2 设备管理的职能划分 | 第20-21页 |
3.4 现代维修管理模式的介绍 | 第21-22页 |
3.5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管理模式分析 | 第22-30页 |
3.5.1 维修观念的更新 | 第22页 |
3.5.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 第22-28页 |
3.5.3 RCM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3.5.4 RCM将成为维修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连续型设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30-41页 |
4.1 连续型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第30-32页 |
4.1.1 可靠性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4.1.2 连续型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第31-32页 |
4.2 连续型设备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第32-33页 |
4.2.1 无成本约束 | 第32-33页 |
4.2.2 有成本约束 | 第33页 |
4.3 连续型设备系统故障分析 | 第33-41页 |
4.3.1 故障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4.3.2 故障模式分析 | 第34-36页 |
4.3.3 故障分析方法 | 第36-41页 |
第五章 设备维修方式分析 | 第41-57页 |
5.1 维修方式的选择 | 第41-46页 |
5.1.1 预防性维修(PM)工作 | 第41-44页 |
5.1.2 RCM决断图 | 第44-46页 |
5.2 预防维修工作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5.3 确定维修工作的模型 | 第47-57页 |
5.3.1 基本概念 | 第48-51页 |
5.3.2 具体步骤 | 第51-57页 |
第六章 连续型设备系统资源优化模式研究 | 第57-80页 |
6.1 时间资源优化模式研究 | 第57-65页 |
6.1.1 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6.1.2 成本效益分析 | 第60-62页 |
6.1.3 维修间隔期优化 | 第62-65页 |
6.2 备件资源优化模式研究 | 第65-73页 |
6.2.1 备件分类 | 第66页 |
6.2.2 备件资源优化模型 | 第66-73页 |
6.3 人力资源优化模式研究 | 第73-80页 |
6.3.1 问题的提出 | 第74-75页 |
6.3.2 问题分析 | 第75-76页 |
6.3.3 线性规划模型的提出 | 第76-80页 |
结 论 | 第80-81页 |
致 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