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DC-DC开关变换器建模分析及其变结构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引言第9-10页
   ·DC-DC开关变换器分析方法述评及本文工作简述第10-12页
   ·本文工作要点和本文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统一建模第14-24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基本电路第14-15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工作过程第15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建模第15-17页
   ·时变等效电源的确定第17-19页
   ·t_2时刻的确定第19-20页
   ·单位脉冲函数的物理意义第20页
   ·应用实例第20-23页
     ·Cuk变换器建模分析第20-22页
     ·Buck变换器建模分析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稳态的统一分析第24-43页
   ·概述第24-25页
   ·等效小参量法原理第25-28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等效小参量分析法第28-36页
     ·系统方程非线性项为弱非线性函数第28-30页
     ·系统方程非线性项为强非线性函数第30-33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符号分析统一算法第33-36页
   ·实例仿真分析第36-41页
     ·二阶系统仿真第36-40页
       ·Boost电路第36-37页
       ·三开关电路第37-38页
       ·Buck电路第38-40页
     ·四阶系统仿真—Cuk电路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串联谐振变换器建模及稳态的符号分析第43-56页
   ·概述第43-45页
   ·串联谐振变换器工作原理第45-48页
     ·0.5<F<1,电路工作于CCM模式第46页
     ·0.5<F<1,电路工作于DCM模式第46-47页
     ·F>1情况第47-48页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统一建模第48-52页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统一等效模型第48-50页
     ·时变等效电源的确定第50-51页
     ·t_a时刻的确定第51-52页
   ·实例分析第52-55页
     ·实例1第53页
     ·实例2-输出直流特性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DC-DC开关变换器控制方法概述第56-63页
   ·单闭环电压控制第56-57页
   ·单闭环电流控制第57-59页
     ·峰值电流反馈控制第57-58页
     ·电荷控制第58-59页
   ·闭环控制第59页
   ·周期控制第59-60页
   ·前馈控制第60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第60-61页
   ·其他方法第61-62页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第六章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研究第63-84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概述第63-64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综合原则第64-65页
   ·滑模面上系统运动的数学描述第65页
   ·变结构控制的趋近律第65-66页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滑模变结构控制第66-69页
     ·变换器工作于CCM模式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第67-68页
     ·K_1、K_2系数的选择第68-69页
   ·评价控制系统瞬态响应的指标第69-70页
   ·BOOST变换器控制系统分析第70-82页
     ·Boost变换器滑模变结构控制律第70-72页
     ·Boost变换器启动过程瞬态特性分析第72-77页
     ·实际滑模控制方案的讨论第77-81页
     ·系统有扰动的瞬态特性分析第81-82页
       ·输入扰动的瞬态特性分析第81-82页
       ·输出负载扰动的瞬态特性分析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4-87页
   ·本文所做工作的回顾第84-85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5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作者在攻博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系统的优化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神经元nAChR阻滞模型与抗衰老食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