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与动力学模拟试验机测试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1-15页 |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国外发展情况 | 第13-15页 |
·论文的任务 | 第15-16页 |
第2章 试验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6-23页 |
·试验机的结构 | 第16-18页 |
·试验机的操作面板 | 第16-17页 |
·试验机的主驱动系统 | 第17页 |
·试验机的模拟系统 | 第17-18页 |
·试验机的润滑系统 | 第18页 |
·试验机的轴向加载系统 | 第18页 |
·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23页 |
·试验机的原理图 | 第18-20页 |
·试验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试验机的技术指标 | 第21-23页 |
第3章 试验机测试系统的设计 | 第23-46页 |
·振动测试的概述 | 第23-24页 |
·系统的硬件配置 | 第24-28页 |
·传感器的配置 | 第24-25页 |
·电荷放大器 | 第25-27页 |
·数据采集卡 | 第27-28页 |
·计算机处理 | 第28页 |
·虚拟仪器技术 | 第28-34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28-29页 |
·LabVIEW开发环境 | 第29-32页 |
·虚拟仪器的特点及优势 | 第32-34页 |
·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34-35页 |
·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5-46页 |
·软件系统的配置要求 | 第35-36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6-38页 |
·数字滤波模块 | 第38-40页 |
·信号加窗模块 | 第40-41页 |
·数据的存储模块 | 第41-42页 |
·数据的读取模块 | 第42-43页 |
·用户界面 | 第43-46页 |
第4章 信号的采集及处理 | 第46-57页 |
·采样频率的选择 | 第47-48页 |
·采样率对精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试验机振动信号的采样 | 第48页 |
·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48-51页 |
·时域波形的参数 | 第49-50页 |
·时域波形的显示 | 第50-51页 |
·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51-54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 第51-52页 |
·谐波失真分析 | 第52-53页 |
·频谱分析 | 第53-54页 |
·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第54-56页 |
·自功率谱密度分析 | 第54-55页 |
·互功率谱密度分析 | 第55页 |
·相关分析 | 第55-56页 |
·振动图形分析法 | 第56-57页 |
第5章 模拟试验机测试系统的应用 | 第57-72页 |
·试验机工况的选择 | 第57页 |
·试验机振动的时域分析 | 第57-63页 |
·空气压力作为动力驱动 | 第58-59页 |
·试验机600 r/min运动 | 第59-60页 |
·试验机900 r/min运动 | 第60-61页 |
·试验机1200 r/min运动 | 第61-62页 |
·数据分析 | 第62-63页 |
·试验机振动的频谱分析 | 第63-72页 |
·空气压力作为动力驱动 | 第64-65页 |
·试验机600 r/min运动 | 第65-66页 |
·试验机900 r/min运动 | 第66-68页 |
·试验机1200 r/min运动 | 第68-69页 |
·数据分析 | 第69-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