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6页 |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0-21页 |
·前言 | 第10页 |
·生物柴油的定义 | 第10页 |
·生物柴油的特性 | 第10-12页 |
·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 | 第12-13页 |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第13-18页 |
·国内外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发展生物柴油的前景及意义 | 第21页 |
·微生物脂肪酶概述 | 第21-26页 |
·脂肪酶的结构 | 第22页 |
·脂肪酶菌种的筛选,分离,鉴定 | 第22-24页 |
·诱变筛选 | 第24-25页 |
·脂肪酶酶活检测 | 第25-26页 |
·细胞固定化 | 第26-31页 |
·固定化方法 | 第26-29页 |
·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材料 | 第29-31页 |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选择 | 第31-34页 |
·发展木本油料植物 | 第31-32页 |
·发展微生物油脂技术 | 第32页 |
·发展油料作物 | 第32-33页 |
·废油脂利用 | 第33-3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课题来源 | 第34页 |
·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第2章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36-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材料 | 第36-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筛选结果 | 第41-42页 |
·菌株鉴定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脂肪酶产生菌的诱变筛选 | 第44-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紫外诱变选育结果 | 第46-48页 |
·亚硝基胍诱变选育结果 | 第48-49页 |
·复合诱变选育结果 | 第49页 |
·突变株的产酶稳定性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脂肪酶产生菌GeotrithumCandidum NS3T3固定化研究 | 第51-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载体因素对细胞固定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培养细胞的分布和固定化细胞的稳定性检测 | 第55-57页 |
·载体内细胞生长固定方式的微观考察 | 第57-58页 |
·固定化细胞酶催化稳定性考察 | 第58-59页 |
·固定化细胞的培养条件 | 第59-62页 |
·TLC结果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聚氨酯泡沫固定产脂肪酶粗状假丝酵母细胞的研究 | 第65-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4页 |
·载体因素对细胞固定化的影响 | 第66-70页 |
·培养细胞的分布和固定化细胞的稳定性检测 | 第70-71页 |
·载体内细胞生长固定方式的微观考察 | 第71-73页 |
·固定化细胞酶催化稳定性考察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