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抗争中的公共危机管理--以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8页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公共危机管理与抗争政治的概念阐述第10-14页
     ·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第10-13页
     ·抗争政治理论的概念与方法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18页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抗争政治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2 公共危机的根源:国会请愿运动前的政治秩序第18-24页
   ·内外交困下的统治危机第19页
   ·社会动员力量的增强第19-20页
   ·国家经济的困境第20-21页
   ·社会流动的阻塞第21-22页
   ·政治参与的剧增第22-24页
3 公共危机爆发的过程描述:国会请愿运动的发展与特点第24-32页
   ·国会请愿运动的起因第24-26页
   ·国会请愿运动的发展第26-28页
     ·第一次国会请愿运动第26页
     ·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第26-27页
     ·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第27页
     ·第四次国会请愿运动第27-28页
   ·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第28-32页
     ·请愿运动参与人群第28-29页
     ·请愿者的政治认同第29-30页
     ·请愿运动中的抗争表演第30页
     ·请愿运动中的抗争动员第30-32页
4 公共危机中的管理分析:国会请愿运动中的管理问题及其缘由第32-37页
   ·国家在管理请愿危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以及采取粗暴的处理策略第32-34页
     ·公共危机结束后的倒行逆施第34页
   ·国家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存在问题的缘由第34-37页
     ·政权统治层面第35页
     ·政治制度层面第35-37页
5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遇与对策:基于国会请愿运动的思考与启发第37-44页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遇第37-39页
     ·公共政策调整的机遇第37-38页
     ·政治制度转型的机遇第38-39页
   ·社会抗争下的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第39-44页
     ·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机制建设第39-41页
     ·转变对社会抗争的认识第41-42页
     ·提高公共政治参与能力第42页
     ·以制度化消解公共危机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民主选举的理性选择分析--以苏北Z村村委会选举为例
下一篇:政府雇员绩效评估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