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 第8-9页 |
·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供应链中知识流要素的兴起 | 第11页 |
·供应链中需求的多样性 | 第11-12页 |
·供应链强调系统化 | 第12页 |
·供应链中企业专业分工水平提高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4页 |
·知识基本理论研究 | 第16-20页 |
·知识与数据、信息、智能的区别 | 第16-17页 |
·知识的概念 | 第17-18页 |
·知识的特点 | 第18-20页 |
·知识的作用 | 第20页 |
·知识管理的研究角度 | 第20-21页 |
·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国外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国内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第22-23页 |
·供应链及核心企业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有关知识流动性相关研究 | 第24-33页 |
·知识转移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知识链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当前知识链的研究领域 | 第25-26页 |
·知识链模型研究 | 第26-27页 |
·知识流相关研究 | 第27-33页 |
·知识流的结构 | 第27-28页 |
·知识流的特点 | 第28页 |
·知识流动的方式 | 第28-30页 |
·知识流的当前研究 | 第30-31页 |
·"链"与"流"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知识流动模型的构建 | 第33-45页 |
·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供应链的研究 | 第33-34页 |
·供应链中知识的研究 | 第34-35页 |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知识流理论模型提出 | 第35-37页 |
·影响知识流动路径成本的因素 | 第37-40页 |
·信任关系 | 第37页 |
·知识距离 | 第37-38页 |
·物理距离 | 第38-39页 |
·职位距离 | 第39-40页 |
·知识流动(获取)数学优化模型 | 第40-41页 |
·成本 | 第40页 |
·知识价值 | 第40-41页 |
·目标优化模型 | 第41页 |
·利用模糊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流动成本因素的重要程度 | 第41-45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41-43页 |
·模糊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排序 | 第43页 |
·确定因素权重的求解过程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基于动态规划的知识获取路径优化(lingo) | 第45-50页 |
·动态规划算法总论 | 第45-46页 |
·动态规划的发展 | 第45页 |
·动态规划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基于lingo的动态规划算法的改进 | 第46页 |
·实证研究及分析 | 第46-49页 |
·实例验证 | 第46-48页 |
·实例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基于蚁群算法的知识流动路径优化(MATLAB) | 第50-57页 |
·关于蚁群算法的概述 | 第50-51页 |
·研究背景 | 第50页 |
·蚁群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关于蚁群算法的描述 | 第51-53页 |
·问题描述和改进的蚁群算法 | 第53-55页 |
·问题描述 | 第53-54页 |
·求解知识流动路径问题的改进蚁群算法 | 第54-55页 |
·仿真试验 | 第55-57页 |
第七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7页 |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论文不足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附录A | 第59-64页 |
1 建立知识转移路径评价层次结构 | 第59页 |
2 用三角模糊数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第59-64页 |
附录B:实例数据表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