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发展状况 | 第12-22页 |
| ·互联互通的定义及法律规定 | 第12页 |
| ·我国互联互通的发展历程 | 第12-22页 |
| ·不对称竞争阶段(1994-1998年) | 第18页 |
| ·全面竞争阶段(1999-2003年) | 第18-20页 |
| ·相对理性阶段(2004-2007年) | 第20页 |
| ·新的挑战阶段(2008年至今)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XX联通与其他运营商互联互通问题案例分析 | 第22-32页 |
| ·案例1—XX网通与XX铁通之间的结算费争端 | 第22-25页 |
| ·案例2—XX网通与 XX移动之间的互联中继租费争端 | 第25-29页 |
| ·案例3—XX新联通与XX电信之间的关口局割接争端 | 第29-30页 |
| ·案例4—XX新联通 G网手机拨打XX移动手机不通的处理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互联互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32-37页 |
| ·技术原因 | 第32页 |
| ·网关局规划建设相对落后 | 第32页 |
| ·运营商故意制造各种障碍 | 第32页 |
| ·利益失衡 | 第32-33页 |
| ·以前过低的结算费扭曲了互联双方的经济关系 | 第32-33页 |
| ·重组后网间结算体系不尽合理 | 第33页 |
| ·监管失效 | 第33-35页 |
| ·监管执法不公 | 第33-34页 |
| ·监管技术不强 | 第34页 |
| ·监管权利有限 | 第34页 |
| ·政策取向有偏差 | 第34页 |
| ·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34-35页 |
| ·认识不清 | 第35-37页 |
|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 第35页 |
| ·缺乏守法经营的理念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运用经济杠杆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 第37-40页 |
| ·运营商互联互通策略的博弈分析 | 第37-38页 |
| ·运用经济杠杆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 第38-40页 |
| 第六章 对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 ·平衡运营商利益分配关系 | 第40页 |
| ·利用经济杠杆营造良性循环竞争环境 | 第40页 |
| ·进一步完善电信运营商网间结算办法 | 第40页 |
|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 第40-42页 |
| ·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 第40页 |
| ·确保监管技术建立健全 | 第40-41页 |
| ·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第41页 |
| ·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 | 第41页 |
| ·完善互联互通政策法规 | 第41-42页 |
| ·解决运营商思想认识问题 | 第42-43页 |
| ·加强运营商自身法制建设 | 第42页 |
| ·大力提倡运营商诚实守信 | 第42页 |
| ·合理设置运营商内部互联互通职能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