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国外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政府外债项目及其管理特征分析 | 第17-35页 |
·政府外债项目概况 | 第17-25页 |
·政府外债的由来 | 第17-18页 |
·政府外债的概念及外债项目的特点 | 第18-21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类型 | 第21页 |
·政府外债项目运行流程 | 第21-25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特殊管理模式 | 第25-29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立项手续繁杂 | 第26-27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货物采购和咨询服务 | 第27-28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贷款使用和支取 | 第28页 |
·政府外债项目的配套资金管理 | 第28-29页 |
·部分政府外债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部分项目建设目标没有实现 | 第29-30页 |
·部分项目运营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 第30页 |
·部分项目资产、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不高 | 第30-31页 |
·部分项目拖欠债务和各级财政垫付还贷问题严重 | 第31页 |
·部分项目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贷款协定 | 第31-32页 |
·对政府外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是督促政府外债项目实现目标的需要 | 第33页 |
·是建立政府外债项目责任追究机制的需要 | 第33页 |
·是加强项目债务还贷管理的需要 | 第33-34页 |
·是加强政府外债项目决策管理的需要 | 第34-35页 |
3 构建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5-37页 |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35页 |
·政府外债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5-37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7-39页 |
4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52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难点 | 第39-41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9-40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0-41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41-42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 第42-51页 |
·过程评价 | 第42-44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44-46页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46-48页 |
·环境效益评价 | 第48-49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49-50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基本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不同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择的针对性 | 第51-52页 |
5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2-65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理论的介绍 | 第52-56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以能源项目为例 | 第56-65页 |
·政府外债能源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专家咨询 | 第56-59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62页 |
·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2-65页 |
6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7页 |
·基本结论 | 第65-66页 |
·本文研究的局限 | 第6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1: 专家意见征询表 | 第70-72页 |
附录2: 政府外债能源类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 | 第72-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导师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