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预约定价制度在转让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关联方交易及其转让定价第8-9页
     ·我国跨国关联企业的非正常转让定价行为第9-10页
     ·传统的转让定价税制第1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12-13页
   ·研究方法、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预约定价制度基本理论第14-20页
   ·预约定价的具体定义第14-15页
     ·狭义说第14页
     ·广义说第14-15页
     ·方法说第15页
   ·预约定价的主体第15-16页
     ·单边预约定价第16页
     ·双(多)边预约定价第16页
   ·预约定价的基本原则第16-17页
     ·正常交易原则第16-17页
     ·便于运用原则第17页
     ·不公开披露资料原则第17页
     ·协议单独适用原则第17页
     ·自愿性原则第17页
   ·预约定价的优点第17-20页
     ·维护纳税人国内法定权限的确定性第18页
     ·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第18页
     ·有利于构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良好的合作关系第18页
     ·有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减少征纳纷争以避免税收对经济的干扰第18页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征纳双方管理成本第18-19页
     ·有助于协调当事国与当事国之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之间交叉矛盾第19-20页
3 国际预约定价制度发展情况分析第20-25页
   ·美国预约定价的重点环节及重要事项第20-23页
     ·美国预约定价机构设置第20页
     ·APA程序的重点环节第20-21页
     ·APA小组成员注意的事项第21-23页
   ·澳大利亚预约定价的发展情况第23页
   ·OECD《预约定价安排指南》的贡献第23-25页
     ·背景及适用条件第23页
     ·多边安排的申请第23-24页
     ·多边安排的签订第24页
     ·多边安排的监督第24-25页
4 我国预约定价制度发展情况分析第25-29页
   ·我国预约定价制度现状第25-28页
     ·我国预约定价发展的初始阶段(1998~2004)第25页
     ·我国预约定价的重大改革阶段(2004~现在)第25-28页
   ·我国预约定价制度存在问题第28-29页
     ·预约定价协议本身实施程序多、时间跨度大,而有效期过短第28页
     ·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缺乏理论依据第28页
     ·预约定价申请及审定程序、协议范本不够规范第28页
     ·管理方面不完善第28-29页
5 执行预约定价制度的博弈模型分析第29-33页
   ·税收博弈关系的导入第29-30页
     ·企业具有法定权利义务和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第29-30页
     ·政府其策略是获取税收收入和实现特定的调控目标第30页
     ·税收收入是政府的财力保证第30页
   ·预约定价的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第30-33页
     ·预约定价执行中的博弈主体第30页
     ·预约定价的博弈模型建立第30-31页
     ·博弈结果解析第31-33页
6 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度的相关建议第33-37页
   ·完善预约定价立法第33-34页
     ·申请预约定价安排第33页
     ·达成预约定价安排第33-34页
     ·实施预约定价安排第34页
   ·建立完善的价格信息系统和畅通的信息来源梁道第34-35页
   ·建立预约定价协议的内部评估制度第35页
   ·采取鼓励双边或多边预约定价政策,并兼顾成本效益原则第35页
   ·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第35-36页
   ·注意保护纳税人的权益第36页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第36页
   ·确立小企业预约定价制度第36-37页
7 基本结论第37-39页
   ·主要结论第37-38页
     ·我国跨国关联企业存在非正常转让定价行为第37页
     ·预约定价是对转让定价监管的新趋势,具有特殊的优越性第37页
     ·通过预约定价博弈分析,找出其能否成功执行的内在关系第37页
     ·得出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度的相关建议第37-38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8-39页
     ·相关的实证研究第38页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简单处理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个人简介第41-42页
导师简介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互动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