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插图目录第12-14页
表格目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8页
   ·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5-19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意义与应用领域第17-19页
   ·三维人脸表情合成技术研究综述第19-33页
     ·三维人脸外观造型研究第19-21页
     ·基于网格变形的表情合成方法第21-27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表情合成方法第27-3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2-33页
   ·三维人脸表情合成当前的难点第33-34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内容及创新之处第34-36页
   ·本文的篇章结构第36-38页
第二章 三维人脸数据预处理以及人脸统计建模第38-57页
   ·三维人脸数据库第38-40页
   ·三维人脸点云数据预处理第40-41页
   ·基于对应匹配的三维人脸数据标准化第41-50页
     ·问题的提出及讨论第41-42页
     ·三维人脸的对应获取算法第42-48页
       ·数据准备第42-43页
       ·抽取展开图像特征点信息第43页
       ·图像间对应关系的确定第43-47页
       ·三维人脸间对应关系的确定第47-48页
     ·实验结果第48-50页
   ·三维人脸统计模型的建模及应用第50-55页
     ·三维人脸形变模型第50-52页
     ·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匹配第52-54页
     ·形变模型的其他应用第54-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用于人脸表情合成的生理模型第57-81页
   ·背景知识介绍第57-62页
     ·人脸解剖结构及力学特征分析第57-61页
     ·现有生理模型简析第61-62页
   ·人脸肌肉模型第62-69页
     ·三维人脸肌肉模型第62-67页
     ·基于肌肉模型的人脸表情合成第67-69页
   ·一种新的人脸生理模型第69-76页
     ·肌肉模型与骨骼结构第70-72页
     ·皮肤模型第72-73页
     ·模型的表情驱动机制第73-76页
   ·生理模型的自适应匹配第76-78页
     ·外观匹配第76页
     ·模型参数匹配第76-78页
   ·实验结果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四章 人脸表情合成的统计方法实现第81-109页
   ·背景介绍第81-85页
     ·人脸表情空间简述第81-84页
     ·基于统计分析的表情合成方法简析第84-85页
   ·基于双线性分析的三维人脸表情模拟第85-97页
     ·双线性分析第86-89页
     ·"身份—表情"双线性统计模型第89-93页
     ·实验结果第93-97页
   ·基于肌肉参数驱动的统计表情合成方法第97-102页
     ·基于人脸分区的双线性表情模型第97-99页
     ·肌肉参数驱动的双线性表情合成第99-102页
   ·基于流形分析的非线性表情合成模型第102-107页
     ·低维表情流形第103-105页
     ·基于表情流形的表情合成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系统第109-118页
   ·引言第109-111页
   ·系统框架第111-113页
   ·系统组成第113-114页
   ·人脸表情合成系统运行介绍第114-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18-119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19-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读博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的三维人脸建模研究
下一篇:自然条件下的运动目标鲁棒跟踪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