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7页 |
·模糊语言及模糊修辞研究状况概述 | 第8-10页 |
·文学语言与模糊修辞的关系 | 第10-16页 |
·语料收集、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心理机制 | 第17-27页 |
·语义联想与联想义 | 第17-22页 |
·联想的方式 | 第22-24页 |
·联想的特征 | 第24-27页 |
第3章 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言语策略 | 第27-46页 |
·由词语理性意义的偏离形成模糊审美 | 第27-38页 |
·运用模糊限制语使得语言表达模糊化 | 第38-40页 |
·模糊辞格营造模糊审美 | 第40-42页 |
·由缺省营造模糊审美 | 第42-44页 |
·作家作品的创作主旨模糊 | 第44-46页 |
第4章 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 | 第46-50页 |
·语言表达的含蓄功能 | 第46-47页 |
·语言表达的委婉功能 | 第47页 |
·语言表达的适应性功能 | 第47-48页 |
·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功能 | 第48页 |
·语言表达的礼貌功能 | 第48-50页 |
第5章 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美学效应 | 第50-53页 |
·含蓄美 | 第50页 |
·朦胧美 | 第50-51页 |
·色彩美 | 第51-52页 |
·想象美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