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7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7-8页 |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8页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8页 |
徐累、张见的相关信息及作品概况 | 第8-10页 |
1、简介 | 第8页 |
2、作品概况 | 第8-10页 |
第一章 徐累、张见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当代工笔画的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1、中国工笔画新的生机 | 第10页 |
2、1990 年代的艺术环境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工笔画变革的必然性 | 第11-14页 |
1、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 第11页 |
2、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徐累、张见工笔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 第14-29页 |
第一节 图像的虚构 | 第14-19页 |
1、徐累作品中梦境般的图像 | 第14-16页 |
2、张见超越现实的唯美新意境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独特的绘画语言 | 第19-29页 |
1、画面构成方式的创新 | 第19-20页 |
2、造型语言与传统绘画的区别 | 第20-29页 |
第三章 徐累、张见对传统艺术精神及西方艺术理念的吸收与转化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 | 第29-31页 |
1、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简述 | 第29-30页 |
2、徐累、张见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徐累、张见对传统艺术美学的拓展 | 第31-36页 |
1、表达当代艺术理念 | 第31-33页 |
2、对西方艺术理念和图式的吸收与转换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发表的论著、文章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