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2页 |
·技术路径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轨道交通的特征 | 第14页 |
·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的内涵 | 第15-17页 |
·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含义 | 第15页 |
·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管理体制 | 第15-16页 |
·轨道交通管理建设机制研究的范围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轨道交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第17-18页 |
·体制选择的成本问题 | 第18页 |
·轨道交通的规模经济特征 | 第18-19页 |
·轨道交通网络效应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 | 第21-41页 |
·我国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特点 | 第21-23页 |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程序 | 第21页 |
·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 | 第21-22页 |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 | 第22-23页 |
·国内典型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模式 | 第23-33页 |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 | 第23-27页 |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 | 第27-29页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 | 第29-33页 |
·国内典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评价 | 第33-35页 |
·轨道交通提供主体不明 | 第33页 |
·现有轨道交通建设体制落后 | 第33-35页 |
·投融资体制的发展 | 第35页 |
·政企不分、建管不分 | 第35页 |
·国外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模式 | 第35-39页 |
·政府包办模式 | 第35-37页 |
·公私合作模式 | 第37页 |
·私人建设模式 | 第37-39页 |
·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现行轨道交通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 第41-51页 |
·设计规划阶段 | 第41-43页 |
·我国轨道交通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 第41页 |
·轨道交通规划要点 | 第41-43页 |
·投融资多元化趋势 | 第43-45页 |
·项目管理模式 | 第45-47页 |
·建设组织机构 | 第45-46页 |
·项目管理模式 | 第46-47页 |
·政府机构设置 | 第47-50页 |
·政府监督对业主方管理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国内主要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优劣比较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分析与优化 | 第51-64页 |
·重庆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及在建情况 | 第51页 |
·规划情况 | 第51页 |
·建设情况 | 第51页 |
·重庆轨道交通融资情况 | 第51-52页 |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 第52-54页 |
·组织机构设置 | 第52页 |
·项目管理模式 | 第52-54页 |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 第54-63页 |
·设计规划阶段 | 第54-56页 |
·投融资结构调整 | 第56-59页 |
·项目管理模式优化 | 第59-62页 |
·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设计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