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深度知觉在中学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7页
     ·空间能力与认知教学第14页
     ·深度知觉与立体视觉技术第14-15页
     ·深度知觉与空间能力第15-16页
     ·立体几何与几何画板第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发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目标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页
   ·关键概念界定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论文的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2-29页
   ·深度知觉与空间能力相关理论第22-24页
     ·感觉、知觉与视知觉第22页
     ·空间知觉与深度知觉第22-23页
     ·空间意象与空间能力第23-24页
   ·知觉学习理论与教学应用第24-26页
     ·知觉学习的理论概述第24-25页
     ·反应定向和分化理论第25页
     ·知觉的选择性及其教学应用第25-26页
   ·深度知觉与空间能力的关系第26-28页
     ·深度知觉与空间能力的关系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深度知觉的原理及其实现技术第29-43页
   ·基于双眼视差的深度知觉第29-31页
     ·深度知觉及其生理线索第29-30页
     ·深度知觉的双眼视差线索第30页
     ·真深度立体感与伪3D立体感的区别第30-31页
   ·真深度立体感的实现第31-34页
     ·立体显示的双目数学模型第31页
     ·立体显示图对生成算法第31-33页
     ·双目立体成像方法第33-34页
   ·动态红蓝视差图的实现第34-41页
     ·视差的深度控制研究第34-35页
     ·深度知觉任意双视点投影的数学建模第35-40页
     ·OpenGL的主要函数实现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面向深度知觉的立体几何教学系统的设计第43-58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教学模式的设计第43-46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教学现状分析第43-44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第44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课堂教学模式第44-45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课后教学模式第45-46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中学立体几何教学系统的需求分析第46-50页
     ·中学立体几何课程标准分析第46-49页
     ·中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特征分析第49页
     ·中学立体几何画板的功能分析第49-50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立体几何教学系统的总体设计第50-52页
   ·面向深度知觉的立体几何教学系统的详细设计第52-57页
     ·按探索需求设计红蓝视差立体几何画板第52-53页
     ·按学习资源组织教学系统横向框架第53-55页
     ·按学习过程设计教学系统纵向框架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面向深度知觉的立体几何教学系统的实现第58-81页
   ·系统开发方法第58-60页
   ·红蓝视差立体几何画板的实现第60-72页
     ·系统需求第60页
     ·概要设计第60-61页
     ·详细设计第61页
     ·系统界面第61-65页
     ·关键技术第65-71页
     ·绘图过程第71-72页
   ·立体几何系统学习环境的实现第72-76页
     ·系统学习环境的界面设计第72-74页
     ·利用VB制作系统学习环境第74-76页
   ·测试与评价第76-80页
     ·准备工作第76-77页
     ·教学过程第77-78页
     ·测试和评价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第81-84页
   ·研究的结论第81-82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2-83页
   ·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附录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差距分析与提升策略--以在杭高校为例
下一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机会缺失的补偿性政策研究--以杭州市职业教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