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习得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21页
   ·本文选题的缘起第7-8页
   ·本文选题的意义第8-9页
   ·调查对象的选取第9-10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0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量词习得研究综述第10-21页
     ·量词研究回顾第10-19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量词习得研究第19-21页
2 名量词习得研究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第21-28页
   ·名词的“有界———无界”第21-22页
   ·范畴理论第22-24页
     ·范畴化理论第22页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第22-24页
   ·意象图式理论第24-25页
   ·隐喻理论第25-26页
   ·转喻理论第26-28页
3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名量词习得情况调查分析第28-50页
   ·自然语料分析第28-31页
     ·缺少量词第28-29页
     ·“个”的泛化第29页
     ·冗余第29-30页
     ·量词的搭配错误第30页
     ·量词语体色彩的偏误第30-31页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1-50页
     ·样本选取情况第31-33页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第33-50页
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习得第50-73页
   ·对于名词的“有界”“无界”的认知第50-52页
     ·现代汉语名词的属性第50页
     ·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名词属性的认识第50-52页
   ·对于量词隐喻意义的认知第52-57页
     ·量词的隐喻意义第52-56页
     ·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名量词隐喻意义的特点第56-57页
   ·对于搭配名词凸显特征的认知第57-62页
   ·对于搭配名词维度的认知第62-65页
   ·对于搭配名词附加意义的认知第65-66页
   ·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第66-73页
     ·加强量词的理论研究与个案研究第66-68页
     ·加强近义量词的对比分析第68页
     ·凸显汉语多义名量词的特点第68-70页
     ·进行汉维对比教学,突出汉语特点第70-71页
     ·增强教材的科学性第71页
     ·加强教师汉语理论修养第71-73页
结语第73-74页
附录第74-100页
 附录一:新疆2007 年高考汉语试卷中名量词偏误语料第74-92页
  阿克苏地区第74-75页
  巴州地区第75-76页
  博州地区第76页
  和田地区第76-78页
  喀什地区第78-81页
  吐鲁番地区第81-85页
  乌鲁木齐地区第85-90页
  伊犁地区第90-92页
 附录二:汉语名量词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第92-94页
 附录三:量词调查问卷上的偏误语料第94-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9-110页
后记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孟子》词类活用研究
下一篇:惯用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