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翻译和翻译教学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翻译的界定 | 第10页 |
第二节 翻译理论研究 | 第10-13页 |
一、奈达翻译理论 | 第10-12页 |
二、中国翻译理论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翻译教学研究 | 第13-22页 |
一、国内外翻译教学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 第13-16页 |
(一) 心理学角度 | 第15页 |
(二) 翻译研究的多学科趋势 | 第15-16页 |
二、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16-17页 |
三、翻译教学重要性 | 第17-19页 |
四、外语教学与翻译教学 | 第19-20页 |
五、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 | 第23-38页 |
第一节 翻译教学发展史 | 第2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翻译教学现状 | 第23-27页 |
第三节 能力与翻译能力 | 第27-29页 |
一、能力 | 第27-28页 |
二、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影响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因素 | 第29-30页 |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 | 第29页 |
二、语言基本功 | 第29-30页 |
第五节 翻译能力特性 | 第30-32页 |
第六节 翻译能力界定及次能力 | 第32-35页 |
一、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 | 第33-34页 |
二、文本能力Textual competence | 第34页 |
三、学科能力Subject competence | 第34页 |
四、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 第34-35页 |
五、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 | 第35页 |
六、次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35页 |
第七节 翻译能力与译者能力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 | 第38-43页 |
第一节 背景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调查情况 | 第39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过程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教学模式 | 第43-64页 |
第一节 课程设置的价值 | 第43-45页 |
一、对社会的价值 | 第43-44页 |
二、对个人的发展价值 | 第44-45页 |
三、对学习者的价值 | 第45页 |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理论模式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 第46-63页 |
一、课程设计过程 | 第47页 |
二、课程设计及教学大纲制订 | 第47-50页 |
三、教学方法 | 第50-56页 |
(一) 以学习者为本,倡导自主式教学 | 第51-52页 |
(二) 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合作探究式教学 | 第52-54页 |
(三) 重视互动式教学,营造民主氛围 | 第54-55页 |
(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翻译教学手段 | 第55-56页 |
四、测试与课程评估 | 第56-63页 |
(一) 测试与评估的相关概念 | 第56-58页 |
(二) 翻译教学的社会评估 | 第58-59页 |
(三) 翻译课堂教学评估 | 第59-61页 |
(四) 对课程的评估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1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