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9页 |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涵义及特点 | 第21-23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 | 第24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 第24-25页 |
·知识共享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知识共享的涵义及过程 | 第25-27页 |
·知识共享的实现模式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机理 | 第29-48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特征及过程 | 第29-34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 第29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 第29-32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 第32-34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的动力 | 第34-36页 |
·知识势差 | 第34-35页 |
·知识需求 | 第35-36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过程 | 第36-38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的主体和客体 | 第38-43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的主体 | 第38-41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的客体 | 第41-43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 | 第43-47页 |
·知识共享主体的障碍因素 | 第43-45页 |
·知识共享客体的障碍因素 | 第45-46页 |
·知识共享手段的障碍因素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模式 | 第48-63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模式构建的总体框架 | 第48-50页 |
·跨系统的战略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 | 第50-53页 |
·战略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描述 | 第50页 |
·战略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实现路径 | 第50-51页 |
·战略拉动型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 | 第51-53页 |
·跨组织的项目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 | 第53-54页 |
·项目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描述 | 第53页 |
·项目拉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实现方式 | 第53-54页 |
·跨团队的任务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 | 第54-58页 |
·任务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描述 | 第54-55页 |
·任务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实现方式 | 第55-56页 |
·任务推动型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 | 第56-58页 |
·跨个体的个性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 | 第58-62页 |
·个性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描述 | 第58页 |
·个性推动型知识共享模式的实现方式 | 第58-60页 |
·个性推动型知识共享的会话模型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 | 第63-83页 |
·船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平台的描述 | 第63-67页 |
·知识共享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63-65页 |
·知识共享平台的实现功能 | 第65-66页 |
·知识共享平台的结构模型 | 第66-67页 |
·人机交互系统 | 第67-69页 |
·感知系统 | 第68页 |
·认知系统 | 第68-69页 |
·思维处理器 | 第69页 |
·反应系统 | 第69页 |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 第69-82页 |
·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获取系统 | 第70-74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知识优化系统 | 第74-76页 |
·知识仓库 | 第76-78页 |
·基于语义网格的知识推送系统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