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新型含芘类非共价DNA荧光探针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31页
   ·DNA 识别的重要性第9-10页
   ·DNA 识别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已知序列的 DNA 或 RNA 片段用作核酸探针第10-11页
     ·DNA 荧光探针的分类第11-12页
   ·核酸探针与 DNA/RNA 的相互作用力第12-15页
     ·共价作用第12-13页
     ·非共价作用第13-15页
   ·染料荧光探针第15-20页
     ·吖啶、菲啶类第15-18页
     ·菁类染料第18-19页
     ·荧光素和罗丹明类第19页
     ·BODIPY(Boron dipyrromethene difluoride)染料第19-20页
   ·金属配合物探针第20-21页
     ·稀土-配体荧光探针第20页
     ·多核金属络合物第20页
     ·核酸分子"光开关"第20-21页
   ·量子点荧光探针第21-22页
   ·研究核酸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光化学方法第22页
     ·荧光分析法第22页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第22页
     ·粘度分析法第22页
   ·芘作为 DNA 荧光探针发色团第22-30页
     ·花的激基缔合物与激基复合物第23页
     ·激基缔合物的相关性质第23-24页
     ·激基缔合物的结构第24-25页
     ·激基缔合物形成的时间第25-26页
     ·分子内激基缔合物(n=3规则)第26-28页
     ·激基复合物的相关性质第28-30页
   ·本论文的选题和主要设计思想第30-31页
2 新型双芘类 DNA 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1-56页
   ·引言第31-3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2页
   ·测试方法第32-33页
     ·荧光检测第32页
     ·粘度研究第32页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32-33页
   ·新型双芘类探针 Py-1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3-37页
     ·合成路线第33页
     ·合成步骤第33-34页
     ·Py-1 的光谱性能研究第34-37页
   ·新型双芘类探针 Py-2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7-41页
     ·合成路线第37-38页
     ·合成步骤第38页
     ·Py-2 的光谱性能研究第38-41页
   ·新型双芘类探针 Py-3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1-45页
     ·合成路线第41页
     ·合成步骤第41-42页
     ·探针 Py-3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42-45页
   ·探针 Py1-3 与 ctDNA 作用模式第45-48页
     ·同离子效应第45-46页
     ·与 KI 作用第46-47页
     ·粘度测试第47-48页
   ·探针 Py1-3 测试 Cl~-,Br~-,I~-第48-54页
     ·测 Cl~-(KCI)第48-50页
     ·测Br~-(KBr)第50-52页
     ·测I~-(KI)第52-54页
   ·探针 Py1-3 的光物理性质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新型钌配合物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56-80页
   ·引言第5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6-57页
   ·测试方法第57-58页
     ·荧光检测第57页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57-58页
   ·新型钌配合物探针 Ru-1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58-63页
     ·合成路线第58页
     ·合成步骤第58-59页
     ·Ru-1 的 pH 滴定第59-61页
     ·Ru-1 的 DNA 滴定第61-63页
   ·新型钌配合物探针 Ru-2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63-68页
     ·合成路线第63页
     ·合成步骤第63-64页
     ·Ru-2 的 pH 滴定第64-66页
     ·Ru-2 的 DNA 滴定第66-68页
   ·新型钌配合物探针 Ru-3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68-73页
     ·合成路线第68页
     ·合成步骤第68-69页
     ·Ru-3 的 pH 滴定第69-71页
     ·Ru-3 的 DNA 滴定第71-73页
   ·新型钌配合物探针 Ru-4 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73-76页
     ·合成路线第73页
     ·合成步骤第73-74页
     ·Ru-4 的 pH 滴定第74-75页
     ·Ru-4 的 DNA 滴定第75-76页
   ·探针 Ru1-4 的氧气淬灭研究第76-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目标化合物的相关谱图第86-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体外构建跨膜信号转导体系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神经干细胞的玻璃化冷冻保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