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生物体外构建跨膜信号转导体系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9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第12-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2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第12-13页
   ·群体感应系统简介第13-15页
     ·群体感应第13-14页
     ·革兰氏阳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gr系统第14-15页
   ·细胞信号转导第15-17页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第16页
     ·细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现状第16-17页
     ·细胞信号转导的意义第17页
   ·仿生信号转导第17-22页
     ·脂质体(囊泡)的概念第18-19页
     ·脂质体(囊泡)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第19页
     ·脂质体(囊泡)的分类第19-20页
     ·脂质体(囊泡)的特性第20-21页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方法第21页
     ·脂质体(囊泡)的表征第21-22页
   ·影响脂质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第22-25页
     ·pH的影响第23页
     ·表面电荷的影响第23页
     ·氧化因素的影响第23页
     ·粒径的影响第23-24页
     ·脂质体组成的影响第24页
     ·温度的影响第24页
     ·所载药物性质的影响第24-25页
   ·脂质体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第25页
     ·脂质体作为生物药品运载系统的研究第25-27页
     ·脂质体在其他领域内的应用第27页
   ·前景与展望第27页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意义第27-29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agr系统受体蛋白AgrC的跨膜结构分析第29-38页
   ·引言第29-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页
     ·菌株第30页
     ·受体蛋白AgrC的跨膜结构分析第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agr Ⅰ型AgrC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1-32页
     ·agr Ⅱ型ArC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2-34页
     ·agr Ⅲ型和agr Ⅳ型AgrC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4-37页
   ·结论第37页
   ·小结第37-38页
3 肽脂质N~+C_5Ala2C_(16)的人工合成及改进第38-47页
   ·引言第38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8-39页
     ·实验药品第38页
     ·实验仪器及器材第38-39页
     ·溶剂的精制第39页
     ·展开剂及洗液的配制第39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合成路线第39-40页
   ·合成步骤第40-43页
     ·合成双十六烷基胺第40页
     ·合成BOCAla2C_(16)第40-41页
     ·合成BrC_5Ala2C_(16)第41-42页
     ·合成N~+C_5Ala2C_(16)第42-43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的合成改进第43-46页
     ·双十六烷基胺的合成第43-44页
     ·叔丁氧甲酰丙氨酰双十六烷基胺(BOCAla2C_(16))的合成第44页
     ·丙氨酰双十六烷基胺三氟乙酸盐(Ala2C_(16)TFA)的合成第44-45页
     ·溴代己酰基丙氨酰双十六烷基胺(BrC_5Ala2C_(16))的合成第45页
     ·溴化三甲基铵己酰基丙氨酰双十六烷基胺(N~+C_5Ala2C_(16))的合成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4 镶嵌跨膜肽段的人工信号转导体系的构建第47-65页
   ·引言第47-48页
   ·试剂及仪器第48页
     ·试剂第48页
     ·实验仪器及器材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1页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8-49页
     ·囊泡及镶嵌体系的制备第49-50页
     ·电镜观察实验第50页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实验第50页
     ·粒径分析第50页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第50-51页
     ·荧光检测分析第51页
     ·圆二色谱检测第51页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第5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63页
     ·合成多肽的选择第51-53页
     ·囊泡及镶嵌体系的形态研究第53-56页
     ·稳定性研究第56-60页
     ·镶嵌多肽的二级结构第60-62页
     ·囊泡及镶嵌体系的DSC曲线第62-63页
   ·小结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A 核磁图谱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冻保护剂低温连续导入方法及神经干细胞冻存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含芘类非共价DNA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