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拟南芥V型ATP酶B亚基参与细胞微丝骨架动态装配的生理生化功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4页
   ·囊泡H~+-ATPase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调控机制第9-27页
     ·囊泡H~+-ATPase的分子结构与分子装配第10-22页
     ·囊泡H~+-ATPase的生理功能第22-23页
     ·囊泡H~+-ATPase的活性调控机制第23-27页
   ·细胞微丝骨架动态装配与微丝结合蛋白第27-32页
     ·肌动蛋白的结构与性质第27-29页
     ·微丝、微丝结合蛋白与微丝骨架动态装配第29-31页
     ·植物细胞微丝骨架功能第31-32页
   ·植物细胞微丝骨架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第32-3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第二章 AtVABs基因和蛋白结构功能预测分析第34-41页
   ·引言第34页
   ·AtVHA-Bs基因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组结构分析第34-35页
   ·AtVHA-Bs基因表达与生物学功能第35-36页
   ·AtVABs蛋白功能结构域和分子结构第36-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三章 AtVABs体外生化功能比较研究第41-58页
   ·引言第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4页
     ·AtVABs组织特异性表达第44-45页
     ·重组蛋白纯化和肌动蛋白提取第45页
     ·AtVABs与微丝结合特性第45-47页
     ·AtVABs微丝成束特性第47-49页
     ·AtVABs对微丝的稳定作用第49-51页
     ·AtVABs的成核作用第51页
     ·AtVABs的封端作用第51-52页
     ·AtVABs的剪切作用第52-54页
   ·讨论第54-58页
     ·AtVABs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第54-55页
     ·AtVABs均与微丝结合第55页
     ·AtVABs都具有束化微丝的特性第55页
     ·AtVABs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微丝的聚合和解聚第55-56页
     ·AtVABs对微丝具有各自不同的稳定作用第56页
     ·AtVABs都具有封闭微丝正端和剪切微丝的特性第56-57页
     ·AtVABs在拟南芥体内可能充当不同的功能角色第57-58页
第四章 AtVAB2参与微丝骨架动态装配第58-74页
   ·引言第58-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实验动物第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70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60-61页
     ·AtVAB2与G-/F-actin结合特性第61-63页
     ·AtVAB2的微丝结合能力第63页
     ·AtVAB2的微丝成束特性第63-65页
     ·AtVAB2结合和束化微丝的Ca~(2+)调控特性第65-66页
     ·AtVAB2对微丝的稳定作用第66-68页
     ·AtVAB2的成核作用第68-69页
     ·AtVAB2的微丝封端活性第69-70页
     ·AtVAB2的微丝剪切活性第70页
   ·讨论第70-74页
     ·AtVAB2通过结合G-actin和F-actin调节细胞内微丝的动态平衡第70-71页
     ·AtVAB2结合F-actin受pH值和Ca~(2+)的调控第71页
     ·AtVAB2以不同的pH值和Ca~(2+)敏感方式调控微丝成束第71-72页
     ·AtVAB2在体外抑制微丝解聚从而稳定微丝第72-73页
     ·AtVAB2以pH和Ca~(2+)敏感的方式影响微丝聚合第73页
     ·AtVAB2具有微丝封端活性和微丝剪切活性第73页
     ·AtVAB2可能通过稳定微丝参与拟南芥花粉生长发育第73-74页
第五章 AtVAB2参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第74-89页
   ·引言第74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植物材料第74-75页
     ·实验方法第75-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4页
     ·proAtVAB2-GUS组织特异性表达第77页
     ·突变系转录表达水平分析第77-78页
     ·AtVAB2在花粉萌发中的作用第78-79页
     ·AtVAB2在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第79-81页
     ·AtVAB2对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微丝骨架结构的影响第81-83页
     ·药物处理影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调控机理第83-84页
   ·讨论第84-89页
     ·AtVAB2参与拟南芥止常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第84-86页
     ·AtVAB2稳定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微丝骨架结构第86-87页
     ·AtVAB2功能缺失介导的生理功能异常可能由V-ATPase失活引起第87-89页
第六章 V-ATPase参与拟南芥生长发育信号转导途径第89-95页
   ·引言第89-90页
   ·材料与方法第90页
     ·植物材料第90页
     ·实验方法第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讨论第94-9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1页
附录第111-115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节杆菌电转化方法的优化及6-磷酸海藻糖酯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青藏高原东缘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生态位和中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