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泥土型红土镍矿高效提取及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62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镍资源概况 | 第16-22页 |
·镍矿床类型 | 第17-20页 |
·硫化物型镍矿床分布 | 第20页 |
·红土型镍矿床分布 | 第20-22页 |
·红土镍矿矿物学、浸出机理及浸出动力学 | 第22-24页 |
·褐铁矿带 | 第22-23页 |
·蒙皂石带 | 第23页 |
·腐泥土带 | 第23-24页 |
·不同类型红土镍矿的反应活性对比 | 第24页 |
·提高红土镍矿中镍、钴浸出率的途径 | 第24-30页 |
·提高浸出温度 | 第25页 |
·控制浸出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 | 第25-27页 |
·向浸出体系中添加盐 | 第27页 |
·细磨产生的机械化学活化作用 | 第27-28页 |
·红土镍矿的焙烧预处理 | 第28页 |
·红土镍矿硫酸化处理 | 第28-29页 |
·红土镍矿微波辅助加热浸出 | 第29-30页 |
·红土镍矿提取工艺 | 第30-44页 |
·选矿工艺 | 第31页 |
·镍铁熔炼工艺 | 第31-32页 |
·镍锍熔炼工艺 | 第32页 |
·还原焙烧-氨浸工艺 | 第32-33页 |
·堆浸工艺 | 第33-35页 |
·高压酸浸工艺 | 第35-37页 |
·常压酸浸工艺 | 第37页 |
·高压-常压联合酸浸工艺 | 第37-39页 |
·其他工艺 | 第39-44页 |
·红土镍矿酸浸滤液制备氢氧化镁 | 第44-50页 |
·镁化合物生产与应用概述 | 第44-45页 |
·天然水镁石制备重质氢氧化镁 | 第45-46页 |
·卤水-氨法制备轻质氢氧化镁 | 第46-48页 |
·卤水-石灰法制备轻质氢氧化镁 | 第48页 |
·富镁酸浸滤液制备轻质氢氧化镁 | 第48-50页 |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 | 第50-59页 |
·阻燃技术发展简史 | 第51页 |
·阻燃剂的分类 | 第51-54页 |
·无机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54-55页 |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 | 第55-5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59-62页 |
第二章 红土镍矿工艺矿物学 | 第62-71页 |
·引言 | 第62页 |
·原料制备 | 第62页 |
·表征分析 | 第62-63页 |
·红土镍矿工艺矿物学分析 | 第63-69页 |
·红土镍矿切片照片及SEM分析 | 第63-65页 |
·红土镍矿XRD及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65-66页 |
·红土镍矿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红土镍矿热分析 | 第67页 |
·红土镍矿化学组份分析 | 第67-68页 |
·红土镍矿中镍、钴物相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三章 红土镍矿常压酸性高效浸出 | 第71-103页 |
·引言 | 第71页 |
·红土镍矿酸性浸出体系热力学 | 第71-82页 |
·主要矿物酸解反应的反应热、自由能变化及平衡常数 | 第71-73页 |
·浸出体系的Eh-pH图 | 第73-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页 |
·红土镍矿酸性搅拌浸出实验 | 第82-91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浸出物料粒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硫酸浓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5页 |
·浸出温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液固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6页 |
·搅拌速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6-87页 |
·浸出助剂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87-91页 |
·红土镍矿常压酸性高效搅拌浸出 | 第91-96页 |
·浸出实验结果 | 第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96页 |
·红土镍矿常压酸性浸出动力学 | 第96-101页 |
·液固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96-98页 |
·反应活化能 | 第98页 |
·镍浸出动力学 | 第98-99页 |
·镁浸出动力学 | 第99-101页 |
·腐泥土型红土镍矿中镍镁浸出的相关性 | 第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红土镍矿酸浸滤液制备氢氧化镁 | 第103-114页 |
·引言 | 第103页 |
·反应原理 | 第103-106页 |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 第103-105页 |
·混合镍钴氢氧化物产品制备 | 第105页 |
·氢氧化镁产品制备 | 第105-106页 |
·红土镍矿酸浸滤液净化及氢氧化镁产品制备 | 第106-109页 |
·实验原料 | 第106页 |
·实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09页 |
·氢氧化镁样品表征分析 | 第109-113页 |
·样品表征分析设备 | 第109-110页 |
·氢氧化镁样品SEM分析 | 第110页 |
·氢氧化镁样品粒度分析 | 第110-111页 |
·氢氧化镁样品XRD分析 | 第111-112页 |
·氢氧化镁样品红外光谱分析 | 第112页 |
·氢氧化镁样品热分析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五章 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 第114-128页 |
·引言 | 第114页 |
·改性试剂及改性样品表征分析设备 | 第114-115页 |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 | 第115-1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15-116页 |
·硬脂酸用量对改性样品活化指数的影响 | 第116页 |
·改性时间对改性样品活化指数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改性温度对改性样品活化指数的影响 | 第117页 |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机理分析 | 第117-120页 |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样品粘度分析 | 第118页 |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样品红外分析 | 第118-119页 |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样品热分析 | 第119-120页 |
·有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 | 第120-121页 |
·有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机理分析 | 第121-127页 |
·硅烷改性氢氧化镁样品覆盖密度 | 第121-122页 |
·硅烷改性氢氧化镁样品红外光谱分析 | 第122-125页 |
·硅烷改性氢氧化镁样品ζ电位分析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