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0页 |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口迁移及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人口迁移的定义 | 第13-14页 |
·“推力--拉力”理论 | 第14-15页 |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15页 |
·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 | 第15页 |
·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养老保险老年福利理论 | 第16页 |
·退休保险养老理论 | 第16页 |
·父爱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寿命保险养老理论 | 第17页 |
·成本效率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人口迁移现象及特点 | 第18-25页 |
·我国人口迁移的统计分析 | 第18-20页 |
·我国人口迁移阶段划分 | 第20-21页 |
·我国人口迁移显著特点 | 第21-25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迁移人口中表现出的缺陷 | 第25-33页 |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 | 第25-27页 |
·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重视程度不够 | 第25页 |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严重 | 第25-26页 |
·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标准过低 | 第26页 |
·养老保险机制管理问题严重 | 第26页 |
·养老保险法律保障缺失 | 第26-27页 |
·养老保险制度不稳定 | 第27页 |
·现行迁移人口养老保险政策思路分析 | 第27-33页 |
·模式一:与城镇职工适用同一的制度模式 | 第27-30页 |
·模式二:单独为农村流动劳动力设立新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两种模式简要评析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我国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设计框架 | 第33-37页 |
·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原则 | 第33页 |
·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求 | 第33页 |
·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方案设计要点 | 第33-36页 |
·加强社区服务银行形式的服务制度 | 第34页 |
·加强“以房屋倒置抵押养老”形式的抵押制度 | 第34-35页 |
·加强政府和企业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制度 | 第35页 |
·建立“以土地换社保”的形式的代替制度 | 第35-36页 |
·养老保险资金账户属性设计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推动我国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对策 | 第37-43页 |
·多方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发展 | 第37-38页 |
·发挥迁移人口养老保险的财政效应 | 第38-40页 |
·发挥迁移人口养老保险的挤出效应 | 第38-39页 |
·发挥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对国民经济的消费效应 | 第39页 |
·发挥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赤字效应 | 第39-40页 |
·发挥迁移人口养老保险的货币政策效应 | 第40-41页 |
·影响基础货币 | 第40-41页 |
·影响长期利率 | 第41页 |
·建立迁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与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 | 第41-43页 |
·优化地区结构 | 第41-42页 |
·优化产业结构 | 第42页 |
·优化城乡结构 | 第42-4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