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基于优先权规则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导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形态、冲突和平衡需求第14-4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二、研究基础、框架和思路第16-22页
 三、研究文献综述第22-39页
 四、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39-46页
第一章 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属性的政策制度研究第46-93页
 第一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属性的政策争议第48-66页
  一、破产法“程序主义者”的利益平衡观第49-57页
  二、破产法“传统主义者”的利益平衡观第57-60页
  三、破产“程序主义”和“传统主义”的利益平衡方式区别第60-66页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属性的立法演进第66-80页
  一、美国十九世纪末铁路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第66-72页
  二、美国1938 年《钱德勒法案》确立的破产重整制度第72-76页
  三、美国1978 年《破产法》第十一章确立的破产重整制度第76-78页
  四、破产重整制度演进下的利益平衡属性分析第78-80页
 第三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属性的规范解读第80-93页
  一、债权人和股东委员会第80-81页
  二、托管人(trustee)、监察人(examiner)第81-82页
  三、经营债务人(Debt in Possession)第82-83页
  四、破产重整计划第83-88页
  五、破产重整流程第88-93页
第二章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属性的判例规则研究第93-133页
 第一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基石——绝对优先权规则第94-102页
  一、绝对优先权规则的理论基础第94-95页
  二、绝对优先有权规则的源头——1913 年 Northern Pacific Railway Co. v. Boyd 案第95-102页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强制调整——绝对优先权规则的“新价值例外”第102-114页
  一、绝对优先权规则“新价值例外”的价值形式要求——1939 年 Los Angeles Lumber Products Co.案第102-107页
  二、绝对优先权规则“新价值例外”的价值判断标准——1999 年 North LaSalle Street 案第107-113页
  三、绝对优先权规则“新价值例外”的强制性分析第113-114页
 第三节 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自发调节——股东和债权人协商第114-133页
  一、重整公司债权人和股东谈判协商的外部环境第116-122页
  二、重整公司债权人和股东谈判协商的内在驱动因素第122-129页
  三、重整公司债权人和股东谈判协商的借助手段第129-133页
第三章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案例实证研究第133-203页
 第一节 我国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规范研究——需求和移植第133-143页
  一、破产重整利益平衡规范的客观需求第133-138页
  二、破产重整利益平衡规范的法律移植第138-143页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适用破产重整制度的基本情况统计第143-154页
  一、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总体情况(2007.6-2011.3)第144-146页
  二、沪深两市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的特征分析第146-147页
  三、样本公司破产程序的申请、受理和批准情况第147-154页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优先权规则实证研究第154-182页
  一、实证分析的对象说明第156-157页
  二、实证分析的方法说明第157-158页
  三、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比较研究第158-172页
  四、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实施效果研究第172-180页
  五、破产重整优先权规则和利益平衡属性的实证分析初步结论第180-182页
 第四节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82-197页
  一、*ST 新太——破产申请信息敏感性的根源分析第182-185页
  二、*ST 宝硕——破产重整计划执行中的程序转换和二次重整第185-189页
  三、*ST 天颐——强制批准重整计划和优先权规则的关系第189-193页
  四、*ST 北生——破产重整计划的财务前提分析和表决规范第193页
  五、*ST 北亚——债务人破产财产的价值评估和变现第193-195页
  六、梳理破产重整、重组和退市关系——“假破产,真重组”?第195-197页
 第五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应然状态的实现途径第197-203页
  一、破产重整利益平衡应然状态的实现方式第197页
  二、为什么优先权规则能够实现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第197-198页
  三、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优先权规则的实际运作形式第198-201页
  四、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优先权规则的影响因素第201-203页
第四章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法律适用研究第203-239页
 第一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政府行为——以Chrysler 和GM 破产重整案为例第203-217页
  一、Chrysler 和GM 重整案的基本情况第204-207页
  二、Chrysler 和GM 重整案的争议第207-212页
  三、Chrysler 和GM 重整案的政府行政行为研究第212-215页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重整相关政府行为的借鉴第215-217页
 第二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司法介入——公平和效率的考量第217-230页
  一、美国破产重整案中“管辖权选择”现象分析第217-226页
  二、重整成功率和司法裁判行为的关联性研究第226-230页
 第三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证券监管——自律和监管的界限第230-239页
  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参与破产重整历史经验的借鉴第231-236页
  二、自律和监管并存的上市公司重整监管方向第236-237页
  三、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重整监管思路第237-238页
  四、完善证监部门和法院就上市公司重整事项的沟通机制第238-239页
第五章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发展动态研究第239-271页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上市公司债权交易的发展和影响第239-255页
  一、破产重整上市公司债权交易的发展概括第239-242页
  二、破产重整上市公司债权交易的市场机制第242-247页
  三、破产重整上市公司债权交易的影响分析第247-252页
  四、破产重整公司不良债权交易的市场完善第252-255页
 第二节 破产法下金融衍生品“安全港”规则的利益平衡分析第255-271页
  一、金融衍生品合约“安全港”规则的立法背景、内容和影响第256-259页
  二、金融衍生品合约“安全港”规则立法的正当性分析第259-260页
  三、金融衍生品对破产重整实务带来的挑战第260-264页
  四、金融危机下对破产法“安全港”规则的反思和批判第264-267页
  五、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破产法规则的探讨第267-271页
结语 以优先权规则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法律环境第271-273页
参考文献第273-28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83-284页
后记第284-285页

论文共2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