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多中心治理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8页
 (一) 问题缘起第9-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3页
  3. 对研究现状的简单评价第13-14页
 (三) 研究设计第14-16页
  1. 研究目标第14-15页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页
  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一、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理论分析第18-27页
 (一) 相关概念的诊释第18-20页
  1. 负债第18-19页
  2. 负债经营第19页
  3. 高校负债危机第19-20页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0-24页
  1. 多中心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第20页
  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重要特征第20-21页
  3.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1-23页
  4.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初步评价第23-24页
 (三) 高校债务危机多中心治理的可行性分析第24-27页
  1. 多中心治理机制的适用性问题第24-26页
  2. 高校债务危机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第26-27页
二、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实证分析第27-40页
 (一) 当前我国高校巨额负债的现状素描第27-32页
  1.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负债现状第27-28页
  2. 案例分析:“吉林大学的扩张之路”第28-31页
  3. “巨型大学”之辨第31-32页
 (二) 当前我国高校负债的危机的解决之道第32-36页
 (三) 当前我国高校巨额负债的行为归因第36-40页
  1. 空间上的彼此割裂与非均衡化第36-37页
  2. 主体上的相互对立与非合作化第37-38页
  3. 权力上的责任游离与非制衡化第38-40页
三、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路径探索第40-49页
 (一) 以空间为中心的治理路径第40-41页
  1. 科学界定高校的活动空间第40页
  2. 合适规范政府的作为空间第40页
  3. 积极培养社会的参与空间第40-41页
  4. 有效拓展市场的效用空间第41页
 (二) 以主体为中心的治理路径第41-43页
  1.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第41-42页
  2. 从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发展第42页
  3. 从特权高校向平权高校转变第42页
  4. 从无能中介向高能中介转化第42-43页
 (三) 以手段为中心的治理路径第43-45页
  1. 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第43-44页
  2. 健全相关的信息体系第44页
  3. 改良相关的机制体系第44页
  4. 加强相应的教育体系第44-45页
 (四) 以权力为中心的治理路径第45-47页
  1. 严格划分不同主体的权力范围第45-46页
  2. 对等配置不同主体的权力责任第46页
  3. 有效制衡不同主体的权力运用第46-47页
 (五) 各治理中心的整合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以S试点大学为个案
下一篇:我国高校辅导员薪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