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连续刚构桥概况 | 第11-13页 |
·概述 | 第11页 |
·连续刚构桥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体系特点 | 第13页 |
·桥梁施工监控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桥梁施工监控的意义 | 第13-14页 |
·桥梁施工监控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施工监控及施工监控系统的建立 | 第17-27页 |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施工监控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施工监控的目的 | 第18-19页 |
·施工监控的目标 | 第19页 |
·施工监控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施工监控误差调整方法 | 第21页 |
·桥梁施工监控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21-23页 |
·施工监控系统的建立 | 第23-25页 |
·施工监控系统建立的原则 | 第23-24页 |
·施工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24-25页 |
·老山大桥施工监控的主要项目 | 第25-27页 |
·施工控制校核计算 | 第25-26页 |
·施工控制项目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施工监控结构分析验算 | 第27-49页 |
·概述 | 第27-31页 |
·施工控制正装计算法 | 第27-30页 |
·收缩徐变计算 | 第30-31页 |
·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37页 |
·有限元方法原理及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1-34页 |
·仿真模型建模原则 | 第34-35页 |
·材料特性 | 第35页 |
·计算荷载及相关参数的取值 | 第35页 |
·计算软件及模型 | 第35-36页 |
·验算内容 | 第36-37页 |
·施工阶段应力计算 | 第37-38页 |
·成桥状态恒载应力及变形计算 | 第38-41页 |
·自重和支座沉降作用下的主梁截面应力 | 第38-40页 |
·自重和支座沉降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 第40-41页 |
·成桥运营状态活载内力及变形计算 | 第41-45页 |
·成桥运营状态主梁截面内力 | 第41-43页 |
·成桥运营状态主梁活载位移 | 第43-45页 |
·成桥运营状态荷载组合应力及变形计算 | 第45-46页 |
·荷载组合作用下应力计算 | 第45页 |
·荷载组合作用下主梁变形计算 | 第45-46页 |
·悬臂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构计算分析结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施工监测实施及成果 | 第49-75页 |
·主墩监测 | 第49-55页 |
·主墩基础沉降监测 | 第49-51页 |
·主墩垂直度监测 | 第51-52页 |
·主墩应力监测 | 第52-55页 |
·主梁监测 | 第55-65页 |
·零号块施工监测 | 第55-56页 |
·挂篮预压试验监测 | 第56-57页 |
·主梁应力监测 | 第57-62页 |
·主梁线形监测 | 第62-65页 |
·主梁横向预应力监测 | 第65-70页 |
·监测方案 | 第65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65-68页 |
·监测结果 | 第68-70页 |
·合龙段施工监测 | 第70-73页 |
·方案概述 | 第70-71页 |
·技术要求 | 第71-72页 |
·误差要求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主要内容及结论 | 第75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