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引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文献法 | 第13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3. 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4. 归纳总结法 | 第13-15页 |
二、素质教育的研究概述 | 第15-24页 |
(一) 素质教育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素质教育的特征 | 第16-17页 |
1. 全民性、全体性 | 第16-17页 |
2. 基础性、全面性 | 第17页 |
3. 发展性、开放性 | 第17页 |
(三) 创新教育的含义和特征 | 第17-19页 |
1. 特异性特征 | 第18页 |
2. 全面性特征 | 第18页 |
3. 探究性特征 | 第18-19页 |
4. 开放性特征 | 第19页 |
5. 民主性特征 | 第19页 |
(四)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五) 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3.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22-24页 |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创新性现状 调查与分析 | 第24-34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分析 | 第24页 |
(二) 对中学物理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性的调查与分析 | 第24-31页 |
1. 学生问卷调查 | 第24-30页 |
2. 教师的个案调查 | 第30-31页 |
(三) 中学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创新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1.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创新的现状 | 第31页 |
2.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创新的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四、中学物理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 第34-48页 |
(一) 重新定位中学物理在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 | 第34-39页 |
1. 加强实验教学 | 第34-36页 |
2. 加强物理学史教育 | 第36-38页 |
3. 加强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第38-39页 |
(二) 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案例 | 第39-43页 |
1. 生活化案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重要意义 | 第39-40页 |
2. 生活化案例在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 第40-41页 |
3. 在课堂教学总结中引入生活实例 | 第41-42页 |
4. 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三) 加强学习内容、考试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生存技能 | 第43-48页 |
1. 考试内容 | 第44-45页 |
2. 注意试题的“开放性” | 第45-46页 |
3. 调整考题内容分配比例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A 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51-54页 |
附录 B 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