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学术概述 | 第14-18页 |
一、国内外主要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二、本文的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注释 | 第16-18页 |
引言 | 第18-2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21-4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法律关系界定 | 第21-27页 |
一、海外投资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二、中国投资者概念界定 | 第23页 |
三、法律保障制度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四、海外投资中的基本法律关系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活动变迁 | 第27-28页 |
一、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1979—1986) | 第27页 |
二、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成长阶段(1987—1990) | 第27页 |
三、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起飞阶段(1991—2001) | 第27-28页 |
四、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加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 第28页 |
第三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 | 第28-30页 |
一、投资规模扩大,增势明显 | 第28-29页 |
二、投资地域相对集中 | 第29页 |
三、投资行业多元化和重点化 | 第29页 |
四、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 | 第29页 |
五、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发展迅猛 | 第29-30页 |
六、部分投资项目对海外投资中风险准备不足 | 第30页 |
第四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问题研究 | 第30-32页 |
一、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二、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动因研究 | 第31-32页 |
第五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风险研究 | 第32-36页 |
一、风险的一般定义 | 第32-33页 |
二、海外投资中的风险范畴 | 第33页 |
三、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案风险评析 | 第33-36页 |
注释 | 第36-41页 |
第二章 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之法律渊源 | 第41-72页 |
第一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多边协定法律渊源 | 第41-50页 |
一、区域性协定 | 第42-46页 |
二、全球性协定 | 第46-50页 |
第二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双边协定法律渊源 | 第50-52页 |
一、中外BIT | 第50-51页 |
二、内地—香港CEPA和内地—澳门CEPA | 第51页 |
三、中外DTT | 第51-52页 |
四、内地—香港和内地—澳门的税收安排 | 第52页 |
第三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国内法渊源 | 第52-61页 |
一、海外投资宏观政策 | 第53页 |
二、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法律制度 | 第53-55页 |
三、海外投资外汇管理制度 | 第55-56页 |
四、海外投资税收管理制度 | 第56-57页 |
五、海外投资金融管理制度 | 第57-58页 |
六、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管理制度 | 第58-59页 |
七、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59-60页 |
八、海外投资监管制度 | 第60页 |
九、其他配套政策和制度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第61-66页 |
一、关于多边协定的分析与思考 | 第61-62页 |
二、关于双边协定的分析与思考 | 第62-63页 |
三、关于国内法规定的分析与思考 | 第63-66页 |
注释 | 第66-72页 |
第三章 保障的投资之研究 | 第72-94页 |
第一节 投资定义的基本问题 | 第72-75页 |
一、投资定义及其发展 | 第72-73页 |
二、中国加入的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的定义 | 第73-74页 |
三、投资的特殊形态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对投资定义的发展 | 第75-80页 |
一、对投资定义作扩张解释的ICSID仲裁裁决研究 | 第76-78页 |
二、对投资定义作限制解释的ICSID仲裁裁决研究 | 第78-80页 |
第三节 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定义的规定 | 第80-83页 |
一、主要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 | 第80-82页 |
二、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的具体适用 | 第82-83页 |
第四节 国内法中关于投资定义的规定 | 第83-85页 |
一、现行国内法中的投资定义 | 第83-84页 |
二、国内法中投资定义特点的评介 | 第84-85页 |
第五节 分析与思考 | 第85-90页 |
一、关于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对投资定义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 第85-87页 |
二、关于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第87-88页 |
三、关于国内法中的投资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第88-90页 |
注释 | 第90-94页 |
第四章 保障的中国投资者之研究 | 第94-120页 |
第一节 投资者定义 | 第94-97页 |
一、多边协定中的投资者定义 | 第94页 |
二、中外BIT中的投资者定义 | 第94-96页 |
三、国内法中的投资者定义 | 第96-97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之法律研究 | 第97-103页 |
一、国有企业之法律涵义 | 第97-98页 |
二、ICSID投资仲裁实践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者主体的认定 | 第98页 |
三、《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国有企业的规定 | 第98-99页 |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定对国有企业问题的影响 | 第99-102页 |
五、中航油案对国有企业认定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第103页 |
第三节 投资者的中国属性研究 | 第103-111页 |
一、多边协定中对投资者国别属性的要求 | 第104-105页 |
二、ICSID仲裁实践对国籍判定的发展 | 第105-109页 |
三、中外BIT中对投资者中国属性的认定标准 | 第109-110页 |
四、国内法中对投资者中国国籍认定标准 | 第110-111页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第111-116页 |
一、关于投资者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第111-113页 |
二、关于完善基于商业目的活动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 第113-114页 |
三、关于投资者的中国属性认定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 第114-116页 |
注释 | 第116-120页 |
第五章 保障的范围之研究 | 第120-171页 |
第一节 投资准入保障之研究 | 第120-128页 |
一、投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内容 | 第121-122页 |
二、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第122-125页 |
三、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第125-126页 |
四、国内法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第126-128页 |
第二节 投资待遇保障之研究 | 第128-138页 |
一、投资待遇概念及其变迁 | 第129页 |
二、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待遇的规定 | 第129-131页 |
三、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关于投资待遇的发展 | 第131-136页 |
四、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待遇的规定 | 第136-138页 |
第三节 投资退出保障之研究 | 第138-152页 |
一、资金转移保障之研究 | 第139-143页 |
二、征收和国有化保障之研究 | 第143-152页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第152-162页 |
一、关于投资准入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第152-155页 |
二、关于投资待遇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第155-160页 |
三、关于投资退出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第160-162页 |
注释 | 第162-171页 |
第六章 保障的救济机制之研究 | 第171-210页 |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研究 | 第172-178页 |
一、多边协定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 | 第172-174页 |
二、中外BIT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 | 第174页 |
三、国内法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和实践 | 第174-178页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 第178-198页 |
一、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概论 | 第179-180页 |
二、中外BIT中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 | 第180-183页 |
三、其他国际投资仲裁机制与ICSID机制的比较 | 第183-185页 |
四、最惠国待遇条款对争端解决事项扩张适用的研究 | 第185-190页 |
五、中外BIT中全面接受ICSID管辖权的研究 | 第190-195页 |
六、运用外交保护制度解决投资争端中的研究 | 第195-198页 |
第三节 分析与思考 | 第198-204页 |
一、完善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 第198-202页 |
二、完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 第202-204页 |
注释 | 第204-210页 |
结论 | 第210-214页 |
参考文献 | 第214-251页 |
后记 | 第251-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