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协调评价及优化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7-19页 |
| 2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及其协调性涵义分析 | 第19-31页 |
| ·换乘站换乘设施协调涵义分析 | 第19页 |
| ·换乘站设施协调具体目标 | 第19-20页 |
| ·换乘设施对象特征及能力分析 | 第20-30页 |
| ·设施特征分析 | 第20-26页 |
| ·设施规模分析 | 第26-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3 换乘站设施协调性系统分析 | 第31-47页 |
| ·设施协调问题分析 | 第31-32页 |
| ·设施协调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4页 |
| ·换乘站客流特征及换乘行为影响分析 | 第32-37页 |
| ·换乘类型对换乘设施的影响分析 | 第37-42页 |
| ·设施服务属性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 ·换乘站设施协调性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设施协调性评价体系 | 第47-59页 |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54页 |
|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47-48页 |
| ·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48-54页 |
| ·评价指标分级 | 第54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施协调性评价 | 第54-58页 |
|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54-55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55-57页 |
|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实例分析及仿真优化 | 第59-87页 |
| ·西直门站换乘系统分析 | 第59-67页 |
| ·西直门换乘站概况 | 第59-60页 |
| ·西直门站换乘系统分析 | 第60页 |
| ·西直门换乘站设施分布及其客流量特征分析 | 第60-65页 |
| ·西直门换乘站设施能力的确定 | 第65-67页 |
| ·仿真模型基本假设及设置依据 | 第67-70页 |
| ·仿真模型基本假设 | 第67页 |
| ·模型的设置 | 第67-68页 |
| ·设施VISSIM仿真模型 | 第68-70页 |
| ·现有方案结果分析 | 第70-78页 |
|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70-74页 |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整体协调性评价 | 第74页 |
| ·动态仿真过程 | 第74-78页 |
| ·优化方案结果分析 | 第78-85页 |
| ·优化方案实施内容 | 第78-80页 |
| ·西直门换乘站设施协调性指标计算 | 第80-82页 |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整体协调性评价 | 第82-83页 |
| ·优化后动态仿真过程 | 第83-85页 |
|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7-89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87-88页 |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附录 | 第93-95页 |
| 作者简历 | 第95-9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