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信用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信用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理论的发展演进 | 第12-25页 |
·信用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 第13-15页 |
·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 第15-18页 |
·信用风险的识别 | 第15-16页 |
·信用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信用风险的预警 | 第15-16页 |
·信用风险的评估 | 第16页 |
·信用风险的控制 | 第16-18页 |
·信用风险回避 | 第16页 |
·信用风险分散 | 第16-17页 |
·信用风险抑制 | 第17页 |
·信用风险转移 | 第17-18页 |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模型 | 第18-25页 |
·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第18-22页 |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22-23页 |
·各评估方法和度量模型的比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现状评析 | 第25-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25-26页 |
·微观经济原因 | 第25-26页 |
·宏观经济原因 | 第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实践——客户评级 | 第26-31页 |
·客户评级对象 | 第27-28页 |
·客户评级方法 | 第28-30页 |
·客户评级业务流程 | 第30-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方法——DEA/AHP | 第36-46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36-39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第39-43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 | 第39-40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 第40-43页 |
·DEA方法的特点 | 第43页 |
·DEA/AHP模型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 | 第46-50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46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 | 第46-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 第57-59页 |
附录B | 第59-61页 |
附录C | 第61-63页 |
附录D | 第63页 |